冒充未成年人犯法吗,冒充未成年人犯法吗

律师回答
摘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要求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及时制止并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教育。该法规定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具体内容,以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定义。
最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规定,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法律条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延伸阅读
结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提供了明确规定。对于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及时制止,并采取措施进行管教和教育。该法的条文明确列举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一法律的实施,我们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下,实行综合治理。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家庭等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成年冒充儿童犯法吗?

法律分析:成年人公然谎称自己是儿童属于违法行为是假的,是有人造谣产生的,刑法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儿童门在欢乐的过节,成年人依然上学上班。不过今天网上跟成年人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261条”却上了上...查看全文

冒充未成年退款违法吗

谎称未成年退款属于诈骗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视金钱数额而定,诈骗财物数额较大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查看全文

纹身店给冒充已成年的未成年纹身犯法吗

一、纹身店给未成年人纹身是否构成侵权 1.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程度、认知能力不足以对纹身的性质、后果作出正确判断,行为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纹身,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纹身造成的损害存在过失的,可减轻侵权人...查看全文

冒充他人犯法吗?

律师分析: 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至于是否触犯法律,要取决于其冒充身份后进行了哪些相关行动。比如,如果通过他人身份骗取了钱财,就属于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查看全文

冒充他人犯法吗?

法律解析: 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至于是否触犯法律,要取决于其冒充身份后进行了哪些相关行动。比如,如果通过他人身份骗取了钱财,就属于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查看全文

冒充未成年什么罪?

律师分析: 成年人冒充未成年人不犯法,这主要是从法律层面上来看的,因为我们国家法律当中并没有规定假冒未成年人相关的犯罪罪名,但是还是需要提醒注意,如果假冒未成年人从事一些违法犯罪活动的话,肯定会构成相关罪名。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冒充别人签字犯法吗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冒充本人签字的,如果本人不追认的,则不承担法律责任,由代签人承担责任。如果经追认的,则本人应该承担责任。代替他人签名的,属于一种代理行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则属于无权代理,本人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本人知道...查看全文

冒充别人名字犯法吗

侵犯姓名权是指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从法律上来讲,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当然,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比如说笔名、艺名等等。1、干...查看全文

冒充别人父母犯法吗

法律分析:一、冒充别人父母犯法吗如果别人冒充你的父母,但没有具体实施违法行为,那么冒充人事,不存在违法的二、通常出现逾期不还款的情况,我们的主要维权方式有:1.积极与对方协商,催促其履行债务;...查看全文

冒充他人聊天犯法吗?

在聊天软件上与冒充女生或男生进行异性聊天并未触犯法律。但如果目的在于非法取得不正当利益,则有可能构成诈骗。而女生抢劫男生同样犯法,不论男女。在刑法面前,没有性别之分,行为人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的,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冒充他人身份犯法吗

冒充他人身份属于违法侵权行为,但不一定构成犯罪。若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犯罪活动或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构成要件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以直接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破坏社会公共信用。在应提供真实身份...查看全文

冒充他人犯法嘛?

律师解答: 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至于是否触犯法律,要取决于其冒充身份后进行了哪些相关行动。比如,如果通过他人身份骗取了钱财,就属于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查看全文

冒充他人监护人犯法吗

冒充法人属于法人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相关规定。轻微情节不被视为犯罪,判断标准包括次数、数量、重要性、影响、损失、动机和目的。...查看全文

冒充法院吓唬人犯法吗

律师分析:犯法。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家机关...查看全文

冒充官方犯法吗?

法律解析: 对于假冒了他人的身份,这种情况的话,是要根据假冒者的行为和目的来进行处罚的,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会构成犯罪。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 有...查看全文

冒充警察犯法吗?

法律解析: 冒充警察如果进行诈骗的将构成犯罪,构成招摇撞骗罪。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查看全文

冒充警察犯法吗

法律分析:冒充警察犯法,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还构成招摇撞骗罪,在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冒充律师犯法吗

法律分析: 冒充律师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查看全文

冒充儿童犯法吗?

成年人冒充儿童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可能会被判刑,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冒充警察犯法吗?

律师分析: 冒充警察如果进行诈骗的将构成犯罪,构成招摇撞骗罪。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嘉雨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24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