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第三者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如果发现有人虚假诉讼,应首先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
一、被朋友骗了钱怎么报警
被害人被朋友骗了钱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进行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一般都会接受控告。控告人可以用书面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但是不得诬告他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二、合同纠纷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合同纠纷起诉的流程如下:
1、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交起诉状和财产证据;
2、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
3、法院决定受理的,再开庭审理;
4、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
5、作出判决。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如下:
1、合同当事人没有缔约能力;
2、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请知规定;
3、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三、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1、主体: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2、主观方面: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3、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4、虚假宣传的后果是否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