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保卡在外地人手中如何领取?

律师回答
摘要:上海外来人员只发医保卡,不发社保卡。转入上海工作的外地人需办理医保卡转移并领取,具体操作取决于户籍类型。医保卡每月打入30元,用于购药和就诊。领卡时会同时发放《医疗记录册》,请申请密码以便查询个人信息。在上海企业间流动时,医保卡无需重新办理,持身份证原件可申请补发。
是的,上海市对外来人员只发医保卡。
一般外地到上海工作人员是没有社保卡,只有医保卡,全国任意地区的社保卡都只能在户籍地办理上海外来人员医保卡应办理转移然后领取。
1、如果转的是新三险(外省农业户籍),那社保(医疗专用)卡由外劳所发给公司,公司发放给个人;该卡每月打入30元,用于定点药房、医院的购药、就诊;
2、如果转的是五险(外省城镇户籍),那社保卡(医疗专用)卡由本人携身份证原件去所属区县的医保中心领取,可委托公司代领,需带好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
3、领卡的同时,会发放《医疗记录册》,请同时申请密码,以便今后在上海医保网上查询个人信息;
4、在上海市的企业间流动,此卡无须重新办理,一直有效;如跳槽前,没拿到卡,个人可携身份证原件向区县医保中心申请补发。
延伸阅读
外地人如何在上海领取医保卡?
外地人在上海领取医保卡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外地人需要前往上海市医保局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保办事处。在办事处,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和户口簿等必要的材料。接下来,缴纳医保费用并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医保局将根据检查结果发放医保卡。外地人还需在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社区进行相关的登记手续。一旦医保卡发放成功,外地人即可享受上海的医保待遇和服务。请注意,具体的办理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医保局或相关机构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结语:外地人在上海领取医保卡的步骤简单明了。首先,前往上海市医保局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保办事处,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供身份证明和户口簿等必要材料。接着,缴纳医保费用并进行身体检查,医保局将根据检查结果发放医保卡。同时,外地人需在单位或居住地社区进行登记手续。一旦成功领取医保卡,即可享受上海的医保待遇和服务。请注意,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和政策而异,建议咨询当地医保局或相关机构获取更详细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上海医保卡外地人如何领取?

《办法(修订草案)》明确了社保卡的发放对象,包括具有本市常住户口且年满16周岁的人员以及在本市参加社保的境内和境外人员。卡面信息包括姓名、相片、社保号码和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有效期根据年龄设定。...查看全文

外地人上海医保卡在哪里领取

法律解析: 是的,上海市对外来人员只发医保卡。 一般外地到上海工作人员是没有社保卡,只有医保卡,全国任意地区的社保卡都只能在户籍地办理上海外来人员医保卡应办理转移然后领取。 1、如果转的是新三险(外省农业户籍),那社保(医疗专用)...查看全文

外地人上海医保卡在哪里领取?

律师分析: 是的,上海市对外来人员只发医保卡。 一般外地到上海工作人员是没有社保卡,只有医保卡,全国任意地区的社保卡都只能在户籍地办理上海外来人员医保卡应办理转移然后领取。 1、如果转的是新三险(外省农业户籍),那社保(医疗专用)...查看全文

外地人如何领取上海社保卡

现在外地人在上海打工的越来越多了,参保社保的单位也越来越多,那么,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如何领?请大家跟着律师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社保知识。 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如何领社保卡 1、如果转的是新三险(外省农业户籍),那社保(医疗专用)卡由外...查看全文

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如何领社保卡

外省农业户籍转新三险,社保卡由外劳发给公司再发给个人;外省城镇户籍转五险,个人需携身份证到医保中心领取卡,可委托公司代领,并申请密码;在上海企业间流动,卡有效,可向医保中心申请补发;职工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查看全文

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如何领社保卡

1、如果转的是新三险(外省农业户籍),那社保(医疗专用)卡由外劳所发给公司,公司发放给个人; 2、如果转的是五险(外省城镇户籍),那社保卡(医疗专用)卡由本人携身份证原件去所属区县的医保中心领取,可委托公司代领,需带好经办人的身份...查看全文

上海医保卡怎么领取?上海医保卡在哪里领取

上海医保卡怎么领取?      很多人不知道医保卡怎么领取。现在我介绍下。      1、...查看全文

上海医保卡领取地点?

律师分析: 1.黄浦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南苏州路343号。2.卢湾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鲁班路390号。3.徐汇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大木桥路104号。4.长宁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云雾山路39号。5.静安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常德路940号。6....查看全文

上海医保卡领取地点

法律解析: 1.黄浦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南苏州路343号。2.卢湾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鲁班路390号。3.徐汇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大木桥路104号。4.长宁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云雾山路39号。5.静安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常德路940号。6....查看全文

上海医保卡领取地点

法律解析: 1.黄浦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南苏州路343号。2.卢湾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鲁班路390号。3.徐汇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大木桥路104号。4.长宁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云雾山路39号。5.静安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常德路940号。6....查看全文

外地人上海社会保险卡领取?

律师解答: 1.满足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在社会保障卡社区受理网点、银行受理网点或者网上服务平台办理社会保障卡申领手续2.在网上办理相关手续的,应当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提交申请3.申请人应当提供的信息包括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姓名、国籍、...查看全文

上海社保卡领取流程 外地人

现在外地人在上海打工的越来越多了,参保社保的单位也越来越多,那么,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如何领?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社保知识。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如何领社保卡 ...查看全文

上海交社保的外地户口 如何在上海办医保卡

法律分析:一、医保卡办理办法如下: 1、参保人携带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至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申请办理,区县医保中心当场予以办结。 2、参保人也可以至邻近的街道(镇)医保事务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申请代为办理,服务...查看全文

外地医保卡在上海挂号

可以的。 1、挂号不一定要医保卡和身份证的;医保卡是为人员挂号提供便利,并不是要求一定要用医保卡才能就医。但部分医院是一定要办理就诊卡,但第一次就诊,是可以先用身份证挂号后,再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办理就诊卡的。 2、你需要到医院的挂号...查看全文

外地医保如何在上海就医报销?

外地医保在上海就医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门诊报销比例、住院报销比例以及二次报销比例;异地医保报销的条件包括已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和经备案同意转至上海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查看全文

上海医保人员外地如何就医

外地人如何在上海办医保卡 1、参保人携带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至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申请办理,区县医保中心当场予以办结。2、参保人也可以至邻近的街道(镇)医保事务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申请代为办理,服务点将在3个工作日...查看全文

外地人在上海医保卡怎么办理?

律师分析: 1、参保人携带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至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申请办理,区县医保中心当场予以办结。 2、参保人也可以至邻近的街道(镇)医保事务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申请代为办理,服务点将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参保...查看全文

外地人在上海怎么办理医保卡

法律分析:外地人在上海办理医保卡,参加居民医保的当事人应当先准备好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然后到上海医保中心的医保窗口申请办理,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按照程序办理医保,办理好后在规定时间内至该服务点领取代为办理的医保卡。...查看全文

外地人在上海交社保应该领社保卡

1、如果转的是新三险(外省农业户籍),那社保(医疗专用)卡由外劳所发给公司,公司发放给个人; 2、如果转的是五险(外省城镇户籍),那社保卡(医疗专用)卡由本人携身份证原件去所属区县的医保中心领取,可委托公司代领,需带好经办人的身份...查看全文

上海医保外地人如何报销?

外地人在上海看病报销需凭相关资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上海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分为不同年龄段,起付标准为一级医疗机构50元,二级医疗机构100元,三级医疗机构300元。60周岁以上人员的报销比例分别为一级医疗机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