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则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则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等情况的,将受到重罚。举报挪用公款可直接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提供相关材料。挪用公款罪可取保候审,但需符合相应条件,由公安机关执行。
一、挪用公款能判多少年刑
挪用公款能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如何举报挪用公款
举报挪用公款的方式是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由知情人员如实陈述案发经过。单位报案的,需提供书面报案材料,加盖公章。具体的材料如下:
1.报案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2.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本单位职工的,提供如录用、聘用合同、任命书、工资单及签收、福利发放及签收等。
3.涉案的发票、收据、财务帐册、领(用)款凭证、银行借贷凭证、物品库存、出库、提货凭证等原件和复印件。
4.犯罪嫌疑人的签名(伪造签名)或使用的印章的原件和复印件。
5.犯罪嫌疑人担任与犯罪有关的职务、职责的证明材料。
三、挪用公款罪能否取保候审
挪用公款罪可以取保候审,但需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挪用公款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巨额不退还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举报挪用公款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提供相关材料。挪用公款罪可取保候审,但需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三条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前款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责任及其追究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挪用公款罪行将根据金额和情节轻重进行刑罚,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巨额不退还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公款的个人,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查看全文

挪用公司公款罪的法律责任

挪用公司公款严重违法,超过三个月未还或数额巨大、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或数额较大不退还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赌博罪的法律责任

挪用公款赌博罪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或营利活动,数额较大且未偿还超过三个月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则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的法律责任

量刑是根据刑法规定,对犯罪人判处刑罚的确定与裁量。根据刑法第384条,犯本罪的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挪用救灾等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从重处...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挪用公款罪既遂量刑处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则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虚假诉讼罪既遂量刑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则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法律依据:_x0...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责任

本文介绍了挪用资金罪的定义、大股东挪用公司资金的处罚措施以及挪用资金罪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挪用资金罪属于公诉案件,即必须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查看全文

公务员挪用公款法律责任是什么

公务员挪用公款法律责任是: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罪既遂的刑事责任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定义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的法律区别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客体上存在差异。前者指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为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而后者指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的法律区别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客体上存在差异。前者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资金挪用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未还;后者是指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严重行为。...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刑罚根据用途和数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挪用公款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方面,则会被从重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1、触犯本罪的,一般应承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2、犯罪情节严重的,应承担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3、犯罪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应承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_x000D_ 1、触犯本罪的,一般应承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_x000D_ 2、犯罪情节严重的,应承担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_x000D_ 3、犯罪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法律解析

挪用3万元公款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挪用公款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按照刑法规定,三万元以上为挪用公款罪,三百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一百万元以上为情节严重。挪用公款数额...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行的法律制裁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严重情节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巨大不退还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以及挪用用于救灾等情况应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行的法律追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刑罚依据情节的轻重而定。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罪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情节严重,刑期将超过五年有期徒刑。对于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情况,刑期将达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行的法律定性

不同身份的行为人涉嫌挪用公款罪,处罚不同:公司员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巨额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行的法律制裁

挪用公款的立案标准及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涉嫌挪用公款的行为分为不同情形,包括个人使用、营利活动和非法活动等。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备最高人民检察院。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挪用行为的性质和数额大小进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