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存在欺诈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在买卖交易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一些无良的卖方为了牟取利益,会欺诈买方,使买方遭受损失。不过,并不是合同中存在欺骗的情况就能构成合同欺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对于买卖合同当事人来说,买卖合同欺诈有哪些法律后果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本文将详细为您进行介绍。

      在买卖交易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一些无良的卖方为了牟取利益,会欺诈买方,使买方遭受损失。不过,并不是合同中存在欺骗的情况就能构成合同欺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对于买卖合同当事人来说,买卖合同欺诈有哪些法律后果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本文将详细为您进行介绍。
一、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
      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欺诈的种类很多,例如,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提供虚假的商品说明书,在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对外签订合同骗取定金或者货款等。欺诈具有以下构成要件:
      (1)欺诈一方当事人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方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会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而仍为之。欺诈的故意既包括欺诈人有使自己因此获得利益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人因此获得利益而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失。
      (2)要有欺诈另一方的行为。所谓欺诈行为,是指欺诈方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欺诈行为既可是积极的行为,也可是消极的行为。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可分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欺诈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的欺诈。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就是虚假陈述,如将劣质品说成优等品;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指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
      (3)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由于受欺诈的结果。只有当欺诈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而他人由于此错误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而与之签订了合同,才能构成受欺诈的合同。
二、买卖合同欺诈有哪些法律后果
(一)买卖合同欺诈的刑事后果
      买卖合同欺诈的刑事后果主要有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
(二)买卖合同欺诈的民事后果
      由于欺诈的行为而订立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依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欺诈人应承担如下民事后果。
      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例如:欺诈所得的是实物,欺诈人已将实物出卖的,而且该实物已经不可能再追回,欺诈人则需要返还相当于原物的价款。返还范围应包括原物及其应有孳息。
      2、赔偿损失。欺诈人因欺诈获得被欺诈人财产,是一种侵权行为。欺诈人对因其欺诈行为给被欺诈方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赔偿。赔偿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
      3、继续履行。对于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的欺诈行为,如以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的行为,欺诈人并无
      4、支付违约金。对于在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的情况下,欺诈发生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则被欺诈方可要求欺诈方支付违约金,包括合同约定的具有惩罚性的违约金,不以是否客观上对被欺诈方造成损失为根据。
      5、没收财产。对欺诈行为已构成欺骗罪的,可没收其已经取得的或约定取得的财产或孳息。
(三)买卖合同欺诈的行政后果
      对买卖合同欺诈行为造成的行政后果情况大致如下:
      1、对实施了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人,可追究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
      2、对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实施的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对行为主体予以警告或责令停业整顿、罚款等行政处罚。
      3、对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实施的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当不足以构成犯罪,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予处理显然失当的情况下,可对行为人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
      此外,对在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玩忽职守,疏忽大意的工作人员,应视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按内部规章制度追究行政责任。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您在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尤其是标的数额比较大的买卖合同时,要谨防对方可能会存在的合同欺诈行为。如果您不慎遭遇了合同欺诈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维权。在维权的过程中,您需要准备好能够证明对方存在合同欺诈行为的证据资料。如果您不知道应该准备哪些证据,您可以咨询合同纠纷方面的专家律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买卖合同欺诈有哪些法律后果

买卖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如下:1、刑事责任:涉嫌合同诈骗罪;2、民事责任: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没收财产。买卖合同欺诈的刑事后果主要有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数额较大或巨大的行为才构成合同诈骗罪,应承...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欺诈有什么法律后果?

律师分析: 买卖合同欺诈的后果:(1)买卖合同欺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承担刑事责任;(2)承担返还财产,承担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没收财产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民事赔偿责任是:其一、返还财产;其二、赔偿损失;其三、继续履行;其四、支付违约金;其五、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律师分析: (1)买卖合同欺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承担刑事责任;(2)承担返还财产,承担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没收财产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法律分析: 买卖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欺诈方需要承担返还财产,承担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没收财产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合同欺诈要负的民事责任为,如果该合同被撤销的,当事人因欺诈所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给受害方,不能返还的,要折价进行赔偿,另外因欺诈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其他损失的,要赔偿对方受到的损失。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在线买卖合同欺诈

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1、主体资格问题,需确认合同方是否具备合法资格;2、代理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须了解代理权情况;3、标的物是否受法律限制,需了解相关规定;4、恶意履行合同可能导致损失,需采取事前防范措施,并积极主张权益。保护自身...查看全文

什么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律师分析: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查看全文

什么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合同欺诈是指一方使用欺诈手段促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合同,或者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即使该方应该知道第三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合同欺诈的法律结果是,被欺诈方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所签署的合同。...查看全文

什么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查看全文

买卖协议欺诈有什么法律后果?

律师解答: 买卖合同欺诈的后果:(1)买卖合同欺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承担刑事责任;(2)承担返还财产,承担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没收财产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存在欺诈还有效吗

法律分析:房屋买卖合同存在欺诈属于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在被撤销后自始无效。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分别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存在欺诈的情况有哪些

一、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买卖合同欺诈,欺诈人应承担如下民事后果: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2.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失及间...查看全文

买卖协议欺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律师解答: (1)买卖合同欺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及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承担刑事责任;(2)承担返还财产,承担损失,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没收财产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存在欺诈是否还有效

律师分析: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存在欺诈的合同可以申请撤销,撤销后合同无效。如果存在欺诈损害国家利益了就是无效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期未满,员工辞职一般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劳动合同期未满,员工辞职除和用人单位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未满需要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外,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查看全文

欺诈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欺诈合同的法律后果:1、欺诈一方应返还因该合同所得财产,如不能或无必要返还,则应折价补偿。2、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如果各方都有过错,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查看全文

民事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若民事合同存在欺诈,受欺诈方可请求撤销合同,欺诈方需赔偿损失。若欺诈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将受到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欺诈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时,根据法律规定,受损方有权要求返还财产或补偿损失,无法返还的财产应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则各自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欺诈都是买卖合同在线

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主要表现为:订立合同的一方没有提供法人资格证明;合同一方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副本或复印件,是伪造的证明;合同一方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其实际虚报注册资本,无实有资金,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