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评判道德与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诈骗金额大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法律的角度下,如何平衡道德与责任
在法律的角度下,平衡道德与责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体现,旨在维护公正和秩序。然而,道德和责任又是法律的基石,因为法律的制定往往是为了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对个人行为的责任要求。
在平衡道德与责任时,法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法律需要确保个人的自由和权益得到尊重,同时也要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次,法律应当依据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制定,确保对违法行为的追责和惩罚。此外,法律还应当考虑个人的道德责任,鼓励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仅仅依赖法律的制裁。
为了平衡道德与责任,法律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教育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此外,法律还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确保道德行为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同时,法律也需要与社会伦理和道德标准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进行修正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平衡道德与责任是法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法律实施,我们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平衡道德与责任,保护个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结语:在法律领域,平衡道德与责任是至关重要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同时也要考虑个人的道德责任。对于诈骗等违法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和罚金,并根据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教育和与社会道德标准的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平衡道德与责任,维护公正和秩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审判与道德责任

故意杀人和不作为故意杀人应适用相同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有另行规定。...查看全文

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如何界定?

对他人轻伤要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义务人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受害人因伤致残,赔偿义务人应赔偿残疾赔偿金、康复...查看全文

法律审判与道德评价

婚姻中出轨导致离婚,法院将根据照顾妇女和子女的原则进行财产分割,无过错方可索赔。离婚双方需签署书面协议并到登记机关办理手续,协议应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的一致意见。...查看全文

出轨离婚,法律责任与道德评价

婚内出轨离婚,对孩子的抚养权判决会考虑子女健康成长和父母抚养能力,一般会一人一个;出轨不影响孩子抚养权。女方出轨不会净身出户,法院不支持净身出户,但双方协商可实现。法律不容忍破坏他人婚姻、图财的出轨行为。...查看全文

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并重

童工处罚及认定标准:招用童工需罚款,营利性劳动罚款600-1200元,家庭服务性劳动罚款300-600元。童工定义为未满16周岁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公司应建立救济政策和措施。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查看全文

法律效力与道德责任"

出轨后的保证书应包括以下要点:明确出轨事实作为有力证据;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无过错方所有;明确双方自愿离婚;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债务;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第三人权益;不得私自涂改,一式三份。...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道德责任

夫妻有相互扶养义务,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有权要求支付扶养费。离婚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起诉状、立案受理、开庭审理和作出判决。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法院会公开宣告判决。根据《民法典》第1059条,...查看全文

法律制裁与道德责任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的刑罚分为三种情况,根据逃逸与否和特别恶劣情节的不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本身构成危险驾驶罪,可处罚金或拘役,而酒驾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判处有期徒刑或拘...查看全文

法律与道德如何权衡?

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和赔偿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60岁以上老人与60岁以下人的量刑相同,但超过75岁的人不能被判处死刑。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打人无力赔偿的情况,可请求分期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应得到各项...查看全文

如何平衡道德与法律?

对于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与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无论对方是否自愿,都是违法行为。女孩涉嫌强奸罪,男孩涉嫌猥亵儿童罪。已满14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承担强奸罪责任,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则不负刑法责任。...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与道德责任

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将受到严厉处罚,劳动保障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的标准进行处罚;若用人单位逾期仍未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监护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罚款10000元的标准处罚。...查看全文

孕妇为保护孩子杀害亲夫,如何评判道德与法律?

根据刑法规定,孕妇在犯罪时未满18岁,以及怀孕时审判,可以避免被判处死刑。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判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企图杀人如果没有杀人行为的,不构成犯罪,但为了杀人创造...查看全文

醉驾致死案判定:法律制裁与道德责任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分为不同刑级,逃逸或特别恶劣情节会加重刑罚。最高法院解释了交通肇事的具体情形,包括负主要责任、致人死伤或财产损失等。酒驾、无证驾...查看全文

法律严惩与道德谴责

交通事故中逃逸的司机将承担全部责任,故意破坏现场和毁灭证据的逃逸司机也不会减轻责任。其他当事人若有过错,可适当减轻责任,但逃逸司机若有第二项情形,责任不会减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明确了这一法律客观原则。...查看全文

从道德、法律与社会责任的角度

未成年女性与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男性自愿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但需考虑年龄和自愿程度。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迫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刑期三至十年。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多人、公共场所、轮奸、伤害幼女等情况,刑期十年以...查看全文

如何在法律与道德间平衡

网络恶意侮辱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但长时间多次辱骂可能构成侮辱罪。侮辱罪要求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需故意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查看全文

法律上的定义与道德上的评价

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处罚不同,饮酒驾车处罚较轻,醉酒驾车处罚较重。饮酒驾车处罚为暂扣驾照一个月至三个月,并罚款200元至500元;醉酒驾车处罚为拘留15日以下、暂扣驾照三个月至六个月,并罚款500元至2000元。...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普法内容      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处理办法如下:道德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家庭社会分子之间正常关系的基础,是靠人们自觉力以及舆论执行的。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为维护...查看全文

酒驾逃逸致死:法律制裁与道德责任

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将被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与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虽有相似之处,但应严格划清界限。...查看全文

冒名顶替医保:法律制裁与道德责任

顶替他人医保会被罚款,如果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并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要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杨华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22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