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终止形态是怎样的

律师回答
摘要:在共同犯罪中,对于停止形态的认定需要结合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共同犯罪的既遂是指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导致法定结果而出现既遂状态。此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而对于直接实行犯之外的外围者,即组织者、帮助者和教唆者而言,因其组织行为或帮助行为或教唆行为已经对直接实行者产生了相应的作用力,此时其简单地自动放弃并不能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或危险状态的出现。因此,不能将其简单地认定为终止,而应根据实行者将该
在共同犯罪中,对于停止形态的认定,需要结合前面所讲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但需要注意两者并不简单等同。对于共同犯罪的既遂而言,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即只要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导致法定结果而出现既遂状态,则对其他共犯人均以既遂论处;共同停止形态问题的核心主要在于犯罪终止的认定,
简单地说,对于直接实行犯而言,因其行为能够直接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危险状态等的发生,对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即自动放弃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并能有效防止结果的发生,可以认定为终止;而对于直接实行犯之外的外围者,即组织者、帮助者和教唆者而言,因其组织行为或帮助行为或教唆行为已经对直接实行者产生了相应的作用力,此时其简单地自动放弃并不能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或危险状态的出现,是不能作为终止的,而应根据实行者将该共犯行为实施到什么程度来认定。
延伸阅读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实行者与从犯的处理,我国《刑法》第27条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具体处理存在一定争议。一些人认为,从犯与实行者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应当根据各自的犯罪情节和作用进行处罚。而另一些人则主张,从犯应当被视为共同犯罪的一员,应当与实行者一并受到刑罚的追究。

总的来说,对于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处理,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已经提供了一定的规定。然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仍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断,确保公正、合理的刑罚适用。
结语:共同犯罪中,对于停止形态的认定需要结合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但需要注意两者并不简单等同。对于共同犯罪的既遂而言,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即只要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导致法定结果而出现既遂状态,则对其他共犯人均以既遂论处。共同停止形态问题的核心主要在于犯罪终止的认定。对于直接实行犯而言,因其行为能够直接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危险状态等的发生,对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即自动放弃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并能有效防止结果的发生,可以认定为终止;而对于直接实行犯之外的外围者,即组织者、帮助者和教唆者而言,因其组织行为或帮助行为或教唆行为已经对直接实行者产生了相应的作用力,此时其简单地自动放弃并不能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或危险状态的出现,是不能作为终止的,而应根据实行者将该共犯行为实施到什么程度来认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04-23)\t第六条\t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认定为犯罪的,应当酌情从宽处理。
被害人对敲诈勒索的发生存在过错的,根据被害人过错程度和案件其他情况,可以对行为人酌情从宽处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04-23)\t第七条\t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刑法\t第三百一十条\t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什么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完成罪,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是未完成罪。只有故意犯罪才存在未完成罪的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什么?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完成罪,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是未完成罪。只有故意犯罪才存在未完成罪的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什么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法律依...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形态怎样认定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的形态包括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称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共同犯罪中的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全部犯罪人停止犯罪行为,或者部分停止犯罪,并阻止了其他人的犯罪结果的发生。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有哪些?

律师分析: 1、对于直接实行犯而言,因其行为能够直接造成法定结果、危险状态等发生,对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 2、对于直接实行犯之外的外围者,即组织者、帮助者和教唆者而言,应根据实行者将该犯共犯行为实施到何种程度来认定。...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是什么

法律分析: 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也是如此。 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 1、原则:部分行为全部责任。部分人的行为使犯罪行为达到既遂,全体共...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是什么?

律师分析: 1、原则:部分行为全部责任。部分人的行为使犯罪行为达到既遂,全体共犯人均构成犯罪既遂。部分行为人的行为已经着手,其他人不可能构成犯罪预备。2、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1)全体共犯人均中止犯罪时,符合中止犯的条件的,均成立...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是怎样的?

律师分析: 司法实践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有的行为人通过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手段进行诈骗,涉及到名义被冒用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另外,如果所签订合同需要担保就会涉及到保证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在什么时候?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共同犯罪停止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全部或部分行为人停止犯罪并阻止其他人犯罪。...查看全文

协议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是怎样的?

法律解析: 司法实践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有的行为人通过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手段进行诈骗,涉及到名义被冒用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另外,如果所签订合同需要担保就会涉及到保证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协议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司法实践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有的行为人通过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手段进行诈骗,涉及到名义被冒用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另外,如果所签订合同需要担保就会涉及到保证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能否构成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的特殊形态是怎样的

犯罪的特殊形态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终止是什么?

共同犯罪中止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共同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本人退出犯罪并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未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不算中止。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是: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构成要件

1、应当具备及时性; 2、全体共同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是: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是:(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中止犯罪的行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是: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查看全文

对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起决定作用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完成罪,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是未完成罪。只有故意犯罪才存在未完成罪的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