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立案开庭的时间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并且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同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离婚财产纠纷怎么规定时效
实践中经常有双方达成协议离婚,也对财产分割达成了合意之后进行离婚登记,但是一方在离婚后新发现了另一方先前在婚内的过错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反悔,这里对协议离婚后的财产纠纷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首先要满足时效的问题,要求在离婚后一年内提出分割,如果超过一年时效法院不会再受理。其次能否享有胜诉权,要有能够证明订立协议时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存在,如果经过法院审查认为不存在,那么法院将驳回诉讼请求。也就是说协议离婚后能够重新分配的必须在离婚后一年内提出,并且有欺诈胁迫的情形,如果离婚时是双方诚实自愿的情况下,那么即使事后发觉财产分配不公或是一方有其他过错也不能再重新分配。建议在拟定离婚协议时由专业律师进行起草,载明生效条款和财产方面的违约责任条款、进行公证或委托律师见证。
离婚财产纠纷判决书在开庭后多久下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因此,离婚财产纠纷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依法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下发判决书;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依法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下发判决书。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导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2、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3、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三年内提起诉讼。离婚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三年内提起诉讼。
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它有以下三种情形: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导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离婚时,一方隐藏、转卖、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2、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3、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离婚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离婚后财产纠纷怎么办
若是登记离婚后产生财产纠纷,并且属于系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法院起诉:1、离婚协议中漏分夫妻共同财产;2、登记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对财产的分割约定;3、登记离婚后,一方对离婚协议中对财产的分割约定反悔,要求变更或撤销原财产分割协议;4、登记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处理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