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不超过多少不交税

律师回答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由任职受雇单位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采用的计算方式为累计预扣预缴法,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那么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工资不超过多少,无需缴纳个税呢?

      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的范畴,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率表与综合所得税率表级数、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完全一致。又由于工资薪金所得虽然按月预扣预缴,但是次年可以汇算清缴,多预缴的退税,少预缴的,补税。所以,我们可以以年薪(一个纳税年度的工资合计)来分析个人工资薪金纳税情况。

      以上为综合所得税率表,表中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个税的计税依据)并不是我们一个纳税年度的工资总和,因为工资收入有可以税前扣除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基本费用,每月5000元(免税额),一年60000元,若个人一年税前工资不超过60000万元,则不需要缴纳个税;
      2、附加扣除,即社保及公积金个人缴纳的部分。
      3、专项附加扣除,包括7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纳税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符合哪一项享受的条件,就享受哪一项,进行税前扣除(具体扣除金额,可以查看以往文章)。
      4、依法确认的其他扣除项目,主要是指个人缴付的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比如企业购买企业年金的情况下,个人缴付部分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个税时税前扣除。

      工资薪金所得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工资收入-全年专项扣除-全年专项附加扣除-全年依法确认的其他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
      当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0时,纳税人免交个税。对于不同的纳税人而言,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个税免税工资临界点是不同的,但是可以给出一个免税工资的统一公式,
      税前免税工资(年薪)=扣除项目金额合计=60000+全年专项扣除+全年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金额+全年其他依法扣除项目金额。

      举例:
      张某每月社保扣除2000元,家中有两个孩子,一个2岁,一个上小学;家里有一套首套房贷款要还,张某的父母均已将年满60周岁,且张某属于独生子女。以上可以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均由张某个人享受,税前扣除。张某税前工资不超过多少,无需缴纳个税呢?
      张某可以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每月1000元,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每月1000元,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独生子女),合计一个纳税年度可以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为(1000+1000+10000+2000)×12=60000元。
      张某税前工资不超过60000(基本费用)+2000×12(专项扣除)+60000(专项附加扣除)=144000元,无需缴纳个税,若张某某些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预缴个税因未提交相关信息,没有享受,每月预缴个税时缴纳部分税款,在汇算清缴时,提交相关资料也可以全额享受退税(注意2021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间截至时间为2024年6月30日)。
      张某税前年薪为144000元,实际无需缴纳个税(任职受雇单位依然需要按月为其申报个税,实际缴纳税款为0),张某实际到手年薪(税后年薪)为144000-2000×12=120000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体户不超过多少钱不用交税

个体户以及小规模纳税人每月有10万元的免税额度,根据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收入10万元以下的免收增值税,同时免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等。 减免税额的计算公式: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查看全文

超过5000交多少个税

法律分析:首先超过5000的部分才需要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说每月的工资是低于5000元的,比如说3500元,那么就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是多少就发多少。对于超过5000的部分需要进行超额累积计算。不同的档次税率不...查看全文

超过5000交多少个税

法律分析:首先超过5000的部分才需要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说每月的工资是低于5000元的,比如说3500元,那么就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是多少就发多少。对于超过5000的部分需要进行超额累积计算。不同的档次税率不...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交税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交税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交税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交税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交税

法律分析:一、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交税1、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50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六...查看全文

年收入不超过多少不用交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年薪低于6万元的人员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换句话说,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人员不需要交税,超过5000元的部分则需要纳税。对于工资在5001元至8000元之间的人员,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而对于工资在8001...查看全文

超过多少交税

律师分析:超过五千元要交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查看全文

一般纳税人月开票不超过多少不交税?

一般纳税人月开票多少不交税?一般纳税人是依据你的进项认证抵扣税额和销项税额之差,大于零要交税,小于零不交税。只有小规模纳税人季度不超过45万元,才免征增值税45万元,只要开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票和普票收入未达45万元,只需专票部...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5000交多少税

超过5000纳税,是有分级的,每一个级别的纳税比例和速算扣除数都不一样。超过5000的工资纳税分级表如下: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查看全文

定税超过多少要交税

法律分析:1、法人资格区别经营部不具备法人资格,公司具备法人资格。2、连带责任区别经营部是无限连带责任法律,有限责任公司是有限连带责任的。3、征收税种区别个体户可以定额征收增值税,缴...查看全文

定税超过多少要交税

法律分析:1、法人资格区别经营部不具备法人资格,公司具备法人资格。2、连带责任区别经营部是无限连带责任法律,有限责任公司是有限连带责任的。3、征收税种区别个体户可以定额征收增值税,缴...查看全文

为啥不超过12万不交个税

法律分析:并不是你的年收入不超过12万就可以不补税、不进行个税汇算。这个它是有前置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已依法预缴税款。换句话说,如果你平时没有按规定进行预缴个税的话,那么即便你年收入不足12万,也是需要个税汇算清缴的。同时也意味着...查看全文

个人税超过5000交多少钱

5000交多少税 工资5000是不用交税了。因为,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了。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公式,工资5000应...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2万交多少税?

新个税法下,2万元工资需缴纳1590元个税。个税汇算清缴时间为缴纳完税款后5个月内或季度税款清缴后15天内。个税法修改后,综合所得按年计税,减少年终汇算清缴人数,提供扣缴软件自动计算纳税款,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需要交税

法律分析:一、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需要交税1、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50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超过多少需要交税

法律分析:1、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50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六条各项所得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所得为人民币以外的货...查看全文

超过5k交多少税?

律师分析: 新个税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方面,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一年超过多少要交税

法律分析:需要。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你的收入多少来征收的,现在的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这个的就要纳税,不管你是不是试用期。如果没有超过起征点,是不用交税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一年超过多少要交税

法律分析:需要。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你的收入多少来征收的,现在的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这个的就要纳税,不管你是不是试用期。如果没有超过起征点,是不用交税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