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居间合同纠纷如何构成刑事诈骗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居间合同纠纷若涉及诈骗且数额较大,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包括欺诈方的故意、欺诈行为和受欺诈方的合同签订是基于错误的结果。
一、民法典中居间合同纠纷如何构成刑事诈骗
民法典规定,居间合同纠纷如果是在一方诈骗而产生的,诈骗数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欺诈的种类很多,例如,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提供虚假的商品说明书,在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对外签订合同骗取定金或者货款等。欺诈具有以下构成要件:
1、欺诈一方当事人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方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会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而仍为之。欺诈的故意既包括欺诈人有使自己因此获得利益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人因此获得利益而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失。
2、要有欺诈另一方的行为。所谓欺诈行为,是指欺诈方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欺诈行为既可是积极的行为,也可是消极的行为。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可分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欺诈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的欺诈。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就是虚假陈述,如将劣质品说成优等品;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指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
3、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由于受欺诈的结果。只有当欺诈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而他人由于此错误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而与之签订了合同,才能构成受欺诈的合同。
延伸阅读
结语:居间合同纠纷中,若一方以诈骗手段获得较大数额财物,将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以未履行能力先行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财物后逃匿、以其他方式骗取财物。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为欺诈方的故意、欺诈行为以及受欺诈方在错误的情况下签订合同。以上是对居间合同纠纷中的刑事诈骗和合同欺诈构成要件的简要解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居间合同纠纷是否会构成刑事诈骗

居间合同纠纷可能构成刑事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居间合同纠纷中一方以虚构单位、伪造票据、诱骗对方签订合同等方式骗取财物,且数额较大,则构成合同诈骗罪。诈骗罪的金额标准为3000元,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查看全文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如何量刑

法律解析: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居间合同纠纷诈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查看全文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如何量刑

法律解析: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居间合同产生纠纷如何起诉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居间合同产生纠纷如何起诉居间合同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起诉人要写起诉书和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向居间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居间合同产生纠纷如何起诉

居间合同纠纷起诉要求满足民事诉讼条件,包括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向居间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居间人的主要义务包括报告订约机会、忠实义务、负担费用、保密义务和介入义务。隐名居间或隐名媒介下,居间人需保护隐名当事人的交易秘密,并在特定情...查看全文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如何处罚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的涉嫌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1...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如何构成诈骗

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的条件分别有: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实施了诈骗行为;被害人基于诈骗行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行为人得到了财产;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与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存在因果关系;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如何构成诈骗?

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的条件分别有: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实施了诈骗行为;被害人基于诈骗行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行为人得到了财产;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与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存在因果关系;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 怎样处理...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如何构成诈骗

法律分析:一、买卖合同纠纷如何构成诈骗1、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的条件分别有: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实施了诈骗行为;被害人基于诈骗行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行为人得到了财产;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与被害人遭受...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转成民事纠纷?

律师分析: 合同诈骗转成民事纠纷在合同诈骗刑事案件审理结束提出民事赔偿时发生,合同诈骗罪案件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如何构成诈骗呢

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方使用虚假信息、隐瞒真相或设陷阱骗取财产,或故意误导对方签订合同,都属于诈骗行为。合同签订方可申请撤销该合同。...查看全文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怎么量刑

法律分析:居间合同纠纷诈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查看全文

居间合同纠纷诈骗怎么量刑

法律分析: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居间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构成合同诈骗罪。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一般如何构成诈骗

买卖合同纠纷构成诈骗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处分财产、行为人得到财产、存在因果关系、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非法占有财物的情形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处罚分别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事合同纠纷多长时间失效

《民法典》规定,民事合同纠纷一般在三年后失效。这是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并找到义务人的那天开始计算。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则按照那些规定执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与中间人签订居间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居间合同的签订和注意事项。居间人应如实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事项,并承担保密义务。居间人只有在促成合同成立时才能要求委托人支付报酬,否则只能要求支付必要费用。若居间人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纠纷如何执行

民间借贷纠纷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判决书。 民间借贷纠纷发生后,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并获得生效判决书,如被执行人逾期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朋友借钱未打借条时,可通过证人证言、电话录音、信息和转账凭证等收集证据,...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如何举证

同居关系析产纠纷的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明确了七种证据类型。解除同居关系的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双方均无配偶者的自行解除、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的诉讼解除,以及双方均有配偶者的法院解除并分割财产。...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合同纠纷如何获得赔偿?

合同发生纠纷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基层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