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的管辖权如何划分?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后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根据约定选择管辖法院。如果没有约定,可以选择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被告个人以户籍或经常居住地为住所,企业以注册地或实际经营地为住所。合同履行地是负有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地点。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买卖合同纠纷中,卖方履行供货义务并要求付款的,原告所在地也可以作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后发生纠纷,当事人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约定管辖法院,只要约定的管辖法院与合同签订、履行有实际联系的,约定都是合法的,当事人可以按照约定选择管辖法院。
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法院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选择被告所在地、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被告如果是个人的,以其户籍所在地为住所,如果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企业一般以注册地为住所,如果实际经营地址或主要办事机构与注册地不一致的,以实际的经营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合同履行地是指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什么地方履行合同义务。根据这一规定起诉,要看要双方争议的标的是什么,履行地是在哪里,如果合同明确了合同履行地,自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向履行地法院起诉。对于未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地”的,最高人民法院制订了司法解释对“合同履行地”进行了说明。比如,买卖合同纠纷,卖方履行了供货义务,要求买方付款的,原告所在地也可以认为是合同履行地。
延伸阅读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归属及相关争议解决机制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归属及相关争议解决机制是指在合同纠纷案件中,涉及到哪个法院或仲裁机构有权审理该案件,并确定适用的法律和程序规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管辖权的归属可能涉及地域、合同条款、当事人协议等因素。在管辖权确定后,争议解决机制包括诉讼和仲裁两种方式。诉讼是通过法院进行争议解决,仲裁则是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争议解决。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机制需要考虑效率、成本、专业性等因素。因此,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前应明确约定管辖权和争议解决机制,以避免后期纠纷和争议的产生。
结语:根据以上规定,当事人在合同纠纷中,若双方没有约定管辖法院,则可以选择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对于个人被告,以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对于企业被告,以注册地或实际经营地/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合同履行地是指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应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若合同明确约定了履行地,则可按合同约定起诉;若未明确约定,则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行判断。在合同签订前,当事人应明确约定管辖权和争议解决机制,以避免后期纠纷和争议的产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纠纷管辖权如何划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案件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女方户籍在佛山,可以在深圳起诉离婚。支付令的申请应由被告住...查看全文

网购纠纷的管辖权如何划分?

网购合同的管辖权取决于双方的协议或法定规定。如果有协议,应遵守;如果没有或无效,根据民诉法规定进行法定管辖。合同履行地根据交货地点或交付方式确定,包括卖家送货或买家自提。支付宝争议处理规则也指出,若没有约定或不清晰,以买家收货地址...查看全文

离婚纠纷管辖权如何划分?

离婚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婚姻登记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统一,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无法确定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则可以通过其...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法院如何划分?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一般根据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的规定。不同合同纠纷有不同的管辖规定,如保险、票据、运输合同纠纷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查看全文

网络购物纠纷的管辖权如何划分?

网络购物纠纷管辖权确定原则是以买受人住所地、收货地所在法院为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对于网络购物卖家是否超出7天退货的问题,...查看全文

承揽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权划分

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的管辖地应根据合同约定的履行地或实际履行地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加工行为地通常被视为合同履行地,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因此,加工承揽方所在地应为合同规定的履行地。...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权划分原则

本文介绍了合同纠纷的定义以及双方在书面合同中可以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的规定。同时指出,合同纠纷不适用于其他民事纠纷。如果双方有约定法院管辖权的当事人应该按照约定...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管辖权如何定

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权由合同类型划分,可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可约定法院,但必须属于合同履行地、原告住所、被告住所或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可以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或者按照法律规定确定。法律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和经常居住地不同,则由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管辖。...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怎么确定: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2.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权?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的确定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除了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还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怎么确定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怎么确定:1.因合同...查看全文

商标侵权纠纷的管辖权划分

商标权的管辖确定方式:一般由侵权行为地、侵权商品储藏地或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商标侵权民事诉讼应由商标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地、侵权商品储藏地或查封扣押地、被告...查看全文

如何划分租赁纠纷的管辖范围?

租赁纠纷的管辖应在租赁房屋所在地法院进行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的规定,不动产纠纷属于专属管辖。处理方法包括协商解决、申请仲裁或民事诉讼。若合同约定诉讼方式或未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划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权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可以通过协议约定或按照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确定。房屋纠纷的证据包括合同文件、交付和支付凭证、过户手续、房屋权属证明以及租赁和共有人意思表示的证明。具体案件所需证据需根据具体诉讼请求和思路来安排,以维护权...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管辖权如何规定?

合同纠纷中管辖权的规定是,如果当事人依法约定由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的,由其约定的法院管辖;没有约定的,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纠纷管辖权规定 合同纠纷管辖权规定:...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划分股东出资纠纷的管辖权?

股东出资纠纷应到股东所在地法院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股东不出资的情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处理,如解除股东资格、要求违约责任承担和履行出资义务,以及限制股东权利。...查看全文

商标权纠纷案件管辖法院如何划分?

商标侵权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注册人享有对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查看全文

管辖权如何划分?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提起的诉讼,管辖权将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决定。而确认股东资格提起的诉讼,则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了管辖地点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则适用其约定。股权纠纷的分类包括股东出资纠纷、股...查看全文

纠纷中的合同管辖权如何规定

合同争议的管辖权有约定的,没有约定的,依法确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首先要看双方是否在书面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合同约定,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权划分明确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1、采用仲裁前置程序,不满意仲裁结果可起诉。2、仲裁结果可由双方任意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有三种情形。3、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时,仲裁与诉讼管辖地可不一致,需满足两个条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