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责任与年龄、精神状况和生理功能等因素相关。未满14周岁的人无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判断无责任能力需医学和心理学标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减轻处罚。醉酒者负刑事责任。聋哑或盲人犯罪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决定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以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因素,其中包括人的年龄情况、精神状况和重要的生理功能状况等。1、刑事责任年龄。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而不是指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并且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2、对于无责任能力的判断,应同时采用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即首先判断行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断是否因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由精神病医学专家鉴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员判断。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行为的时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就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认控制能力,该行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负刑事责任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6、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关键因素包括心智能力、认知能力、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判断力、自控能力等多个方面。心智能力是指被告人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记忆、推理等方面。认知能力涉及被告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意志力体现了被告人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决定其是否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稳定性指被告人情绪的稳定与否,是否容易受情绪波动影响。判断力包括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和辨别能力。自控能力是指被告人对冲动行为的控制能力。综上所述,以上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着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结语: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年龄、精神状况和生理功能等。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来说,其行为不构成犯罪;而对于14至16周岁的人,根据犯罪性质,可能负有相对的刑事责任。评定无责任能力时,需要综合医学和心理学标准,判断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是否因此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而醉酒、聋哑或盲人犯罪可能会减轻处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关键因素包括心智能力、认知能力、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判断力和自控能力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准确评定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刑事责任与年龄、精神状况和生理功能等因素相关。未满14周岁的人无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判断无责任能力需医学和心理学标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减轻处罚。醉酒...查看全文

影响和决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决定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以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因素,其中包括人的年龄情况、精神状况和重要的生理功能状况等。1、刑事责任年龄。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

法律解析: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即指制约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基本因素。包含有: (一)意志自由程度 “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

法律解析: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即指制约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基本因素。包含有: (一)意志自由程度 “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

律师分析: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即指制约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基本因素。包含有: (一)意志自由程度 “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法律分析: 法律规定,16 周岁以上的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指其有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特殊人群缺乏此种能力,比如精神病、间歇性精神病、醉酒,以及眼盲、又聋又哑等,这些都是制约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精神病、间歇性精神病、醉酒,以及眼盲、又聋又哑等。法律规定16周岁以上的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指其有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律师分析: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即指制约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基本因素。包含有:(一)意志自由程度“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精神病、间歇性精神病、醉酒,以及眼盲、又聋又哑等。法律规定16周岁以上的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指其有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查看全文

影响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因素

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负主要责任并符合特定情形,将被定罪处罚:酒驾、无证驾驶、驾驶有安全隐患车辆、驾驶无牌证或报废车辆、严重超载、逃逸事故现场。...查看全文

探讨影响量刑的因素

本文讲述了刑法对于预备犯和既遂犯的处罚原则以及自首犯罪分子的从轻或减轻处罚规定。根据刑法,对于预备犯,应该从宽处罚;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在具体确定从...查看全文

影响电子协议效力的因素?

律师解答: 立法者的价值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适时的对价值体系做出调整是必要的。由于立法的变化、新法的实施及旧法的废止,导致成立的合同因适用新旧法,效力认定上出现不同结果。如:成立的合同依据成立时的法律为...查看全文

影响让与担保效力的因素

让与担保设定后,其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关系到当事人各自利益,并影响到担保目的实现。一般来讲,影响让与担保合同效力的因素主要有:1、主债权无效。让与担保以担保主债权的实现为目的,故应以主债权有效存在为前提。这与典型担保物权...查看全文

无证驾驶方式事故的责任认定和影响因素

无证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具体到某一交通事故中是否承担全部责任,还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并不一定无证就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不论是否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都要依法接受处罚。 无证驾驶事故全责么 无证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驾...查看全文

有限责任公司债务承担的影响因素

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务承担方式是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债务负责。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由投资人独立承担,包括企业财产和投资人个人财产,投资人直接对债权人负责。...查看全文

影响犯罪的因素

一、犯罪的行为因素有哪些 1、错误的活动。 指参加不符合社会要求、为社会所禁止的活动。如看淫秽书刊和录像,违反纪律,扰乱公共秩序等。这些活动对行为人的心理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减弱他对不良诱因的抵抗力,增强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而诱发犯罪...查看全文

遗嘱效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律师分析: 自书遗嘱效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精神能力是否正常、笔迹是否真实、书写是否连贯等。其他类型的遗嘱影响效力的因素较多,一般会有见证人身份、精神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查看全文

股东会决议效力的影响因素

股东会决议无效的情形及临时股东会决议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决议无效。违反会议程序、表决方式或公司章程的决议,股东可在六十日内向法院请求撤销。股东提起诉讼时,法院可要求提供担保。若决议已...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能力限定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未满18周岁的犯罪者应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已满16周岁的犯罪者则应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犯罪者,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对于未满16周岁的犯罪者,不予刑事处罚,而是责令家长或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查看全文

如何量刑及影响因素

敲诈勒索罪判刑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