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犯罪处罚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完全无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头脑清醒时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与法律责任
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与法律责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在法律上,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方面与其他人并无不同,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由于精神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能力存在困扰,法律界对于他们的处罚和对待方式也存在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主张精神病人应该接受与其犯罪行为相匹配的法律处罚,以维护社会公正和安全。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被判定有罪,并被送往监狱或其他惩罚性机构。这种立场认为,精神病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其精神状态如何。
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对精神病人采取更为人道和关怀的处理方式。他们认为,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往往是由其疾病所导致,应将其视为病人而非罪犯。这些人主张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帮助精神病人恢复健康,并减少再次犯罪的风险。
在实践中,针对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法律界和医疗界通常会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式。这可能包括对精神病人进行精神鉴定、治疗和康复,以及在必要时限制其自由。整个过程需要平衡对社会安全和公正的考虑,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和尊严。
总之,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与法律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医疗和伦理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的评估和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平衡社会公正与对精神病人的关怀,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治疗,以促进社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结语:在面对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时,法律责任的界定变得复杂而敏感。对待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法律、医疗和伦理等多个因素。一方面,精神病人应当对其行为负责,但其心理状态和能力也需要被充分考虑。因此,在处理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时,我们应该通过评估和治疗,平衡社会公正与对精神病人的关怀,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治疗,以促进社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犯罪处罚问题探讨

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者可减轻处罚。对严重暴力犯罪...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在犯罪期间的处理问题

精神病人在犯罪期间无辨认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需监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时犯罪需负责;未完全失去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减轻处罚;醉酒犯罪需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刑罚问题

精神病人犯罪时若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人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负刑事责任;部分未完全丧失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14-18周岁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有自首或立功表现的精...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

精神病人犯罪处理方式:根据犯罪行为决定刑事处罚。对于无辨识或控制能力造成危害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需通知家属监护并进行医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无病症时故意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未能完全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可减轻刑罚。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

一、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一)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完全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在能够辨认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时候犯罪的,和其他人一样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

律师分析: 对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由此可以看出: 1、精...查看全文

犯罪精神病人怎么处罚

第一、精神病人分为完全精神病和间歇性精神病。第二、完全精神病属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如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第三、间歇性精神病又分为在精神正常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自身时犯罪。前者不负刑事责任,后者应当...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处罚规定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严加看管和强制医疗。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负责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对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第十八条...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罚

法律解析: 对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由此可以看出: 1、精...查看全文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查看全文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查看全文

精神病的鉴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法律分析: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应当由政府强制医疗。...查看全文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查看全文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处理方式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需根据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处理。若不能辨认行为,不受刑事处罚。《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确认,不负刑事责任,需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处理方法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式和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时不负刑事责任,应接受监护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事责任;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判定精神病人是否免责要考虑其精神状态和行...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要受处罚么

法律分析: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_x...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应如何处罚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包括: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