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只是,有些问题解答起来比较困难,而有些问题解答起来比较容易。
比如,有些问题解答起来比较劳心劳神,需要核对材料,查阅法条,检索案例,制作图表,最终形成比较有条理、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才可以解答得比较清楚;
又如,有些问题解答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可以立即解答,甚至几句话就能讲清楚。
之所以存在这些区别,原因其实也显而易见:
1.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光问题本身的研究,就需要投入很多时间。比如,解答者需要查看第一手、原始、直接的资料,才能避免受到提问者的“预设立场、遗漏细节、片面介绍、概念错误、事实错误”等等不利影响。或者,解答者有时还需要从相关的间接资料中,挖掘出更多的细节等等。只有准确、充分掌握各种基础信息,才能展开正确的分析。
2.有些问题涉及多个法律领域,需要适用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特别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3.有些问题存在较强的"时间性",相关的法律规定发生过大幅度的修订、修改,而不同时期的事件,可能需要分别适用不同时期的规定。
4.有些问题存在较强的"地域性",需要查询地方性法规、当地判例,才能确认当地司法实践的做法。
5.法律行业的实践性比较强,对于一些争议比较大,法律规定不够清晰甚至一片空白的问题,只有做过大量的同类案件,或者进行过专门的实务研究,才知道正确的解答和应对。
6.法律行业和医学领域很像,分很多细分方向,即便同是律师,在面对陌生领域的法律问题时,也需要请教该专业领域的律师的意见,才能避免法律风险。
因此,法律咨询的解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能很困难,也可能很容易。
一个法律问题能否得到良好的解答,需要双方的配合。提问者需要详细、清晰地掌握问题、介绍问题,同时还要咨询该专业领域的有实务经验的律师,在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后,才能获得准确的解答。
与之相对,如果提问者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法律基础知识、表达能力比较弱),无法准确、详细、清晰地介绍问题,也无法提供第一手的材料,相关的间接资料也比较缺乏,咨询的也并非相关领域的专业律师,其得到的解答可能不是很准确,或者不是很符合实际需求,甚至可能带来负面的作用——这与咨询者想要获得正确解答的初衷是恰好相反的。
尤其是当今法律越来越完善的时代,相关的法律规定必然是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复杂的。无论是提问者,还是解答者,都需要养成关注法律、研究法律问题、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在遇到法律疑难问题时,提问者才能准确地提出问题,解答者也才能准确地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