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否会影响被判罪犯的刑前科记录?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的主要思想是,它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刑罚,但与有罪判决不同的是,缓刑是暂缓执行刑罚,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需要接受特定的考察,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缓刑不免除刑事处罚,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发现前罪未判决的,则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发现的罪或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缓刑之前曾犯下罪行,因此属于有犯罪记录的人。被法院判处缓刑是对您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意味着您已被追究了刑事责任。只是因为符合法定条件,而缓期执行。
前科,就是案底,在刑事诉讼又叫作犯罪记录,是指一个人因为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记录。
缓刑简单说就是将应当执行的有期徒刑暂缓执行。即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一、判处缓刑是否可以要孩子抚养权
判处缓刑可以要孩子抚养权。
1、缓刑通常是刑罚的暂缓执行,一般是指对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即使被判缓刑,但是其民事权利依然会受到保障。但是人民法院是否会把抚养权判给该方,由实际情况来定。
判处缓刑的有案底,但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缓刑几年可以撤销了
宣告缓刑的案件的案底不会撤销。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不是免除刑事处罚。案底是不能消掉的。
1.缓刑与免除刑事处罚的区别就在于缓刑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反之,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则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另外,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也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所以,案底是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缓刑在一定期限内仍然有执行原判决的可能,因此案底不可以删除。
延伸阅读
结语: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仍有可能被判处原判刑罚,缓刑不等于免除刑事处罚。案底是个人刑事犯罪记录,缓刑考验期限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相关规定或再犯新罪,缓刑将撤销并执行原判刑罚。案底是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不可以删除。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是否有前科犯罪会影响缓刑的判决?

有前科二次犯罪是否可以判缓刑视情况而定,若构成累犯则不适用缓刑,但若不构成累犯且符合条件,则可被宣告缓刑。适用缓刑需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判断其是否再次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查看全文

犯罪前科是否影响缓刑的判决?

行为人有前科能判缓刑,只要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以判缓刑,但是如果前科已经构成累犯,不得适用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查看全文

犯罪前科是否影响缓刑判决?

有案底的人可以判缓刑,但必须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如罪行较轻、悔罪表现好等。累犯无法适用缓刑,因其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若被判处缓刑的罪犯还有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综上所述,有案底的人可以判缓刑,但需符合条件,累犯不适用缓刑。...查看全文

前科是否会影响犯罪判刑?

累犯和特别累犯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对有前科再犯罪的人将会加重处罚。累犯是指在受过一定刑罚后再次犯罪,而特别累犯是指在受过一定刑罚后再次犯同一种罪。除非再次犯的是特定罪,否则再次犯其他罪不会构成特别累犯。...查看全文

有前科是否影响缓刑

如果前科是指累犯的话,则不适用缓刑。《刑法》已明确规定了累犯不适用缓刑。反之,可以适用缓刑。 法律规定:《刑法》 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查看全文

前科能否影响缓刑判决?

根据《刑法》,行为人有前科可以判缓刑,但前科构成累犯则不得适用缓刑,适用一般缓刑需满足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决、未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查看全文

前科犯罪能否被判缓刑?

“累犯不适用缓刑”是对于有前科的故意伤害罪犯的判决原则。根据刑法规定,累犯无法享受缓刑,只有在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证明不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有可能申请缓刑。...查看全文

"有犯罪记录是否会影响被判无罪?"

案底是对当事人过去犯罪行为的记录,存放在公安部门。定罪免诉决定不算有案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封存,除司法机关和特定单位查询外,不得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查询单位需保密。...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暴力犯再被诉,前科是否影响判决?

缓刑考验期内未犯新罪不算有前科,前科是指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并执行完毕后再犯罪。累犯的构成条件包括: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都判有期徒刑以上、后罪在前罪执行完毕或刑罚赦免后5年内犯。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对有前科者再犯罪应从重处罚,但实际...查看全文

前科犯罪者能否被判缓刑?

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被宣告缓刑,但累犯不得适用。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满足轻罪、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犯罪分子,可宣告缓刑。缓刑期间,可限制其特定活动、区域、人脉。若有附加刑,仍需执行。...查看全文

前科对缓刑的影响

前科是否影响缓刑的主旨是:根据《刑法》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而非累犯可以适用缓刑。争取缓刑的关键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有确实的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为了争取缓刑,可以上法院申请,缓刑不需要交保证金,但需要...查看全文

缓刑记录是否影响就业?

判处缓刑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必然导致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单位可以辞退严重失职或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员工,但对于缓刑案底并非必须。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后...查看全文

嫖娼被拘留是否会影响子女的前科记录?

本文讲述了嫖娼拘留不会留有案底,对子女没有影响。因为嫖娼被拘留属于行政拘留,行政拘留虽然也会留下记录,但是不属于案底,不会对子女有影响。犯罪记录才属于案底,才会对子女有影响。...查看全文

前科犯罪分子能否被判缓刑?

前科累犯不得适用缓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才能被判缓刑,条件包括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会再危害社会,且不是累犯。...查看全文

前科犯罪是否可以判缓刑?

我国法律规定了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宣告缓刑后,还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群。...查看全文

缓刑判决是否影响罪犯的减刑?

缓刑考验期内,罪犯如无新罪或其他未判决罪行,原判刑罚不执行;如有新罪或未判决罪行,撤销缓刑,按法规执行前后罪行的刑罚;严重违反缓刑管理规定或法院禁令,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查看全文

有犯罪记录的人能否被判缓刑?

有案底的人再次犯罪,若构成累犯则无法适用缓刑,但若不属于累犯且不适用缓刑情形,仍可适用缓刑。缓刑适用条件包括对象条件、限制条件和实质条件。对象条件指适用于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未满18周岁、已满75...查看全文

累犯是否会影响后罪缓刑的判决?

累犯不适用缓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累犯后的罪行被判处缓刑,犯罪分子将不构成累犯,而累犯则不能获得缓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是一种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或...查看全文

有犯罪前科的能否判缓刑

法律分析:即使是有犯罪前科的犯罪分子,只要符合以下条件的,也可以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前科不是累犯,能否被判缓刑?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前科,但不构成累犯,判处缓刑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