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的定义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抽逃出资罪是妨害公司管理秩序罪之一,犯罪主体为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公司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但受诉讼时效限制;债权人可以要求抽逃出资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债权受诉讼时效限制。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抽逃出资罪是属于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其中一个罪名,投资出资罪的犯罪主体是属于特殊主体,是指公司的发起人、股东。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一、对公司要承担的责任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可以诉讼时效经过抗辩,即,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另外,股东抽逃出资会使公司资本补足一直处于持续状态,即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因此,补足出资的责任可以突破诉讼时效的限制。再者,为了公司资本维持的原则,也应当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二、对公司其他股东的法律责任
除了公司可以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补足出资外,公司其他已经按约全面出资的股东还可以根据发起人协议或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公司其他守约的股东对抽逃出资的股东的违约请求权是基于合同合意的请求权,不同于公司要求抽逃出资股东补足出资的是基于法定出资义务,所以,公司其他股东对抽逃出资股东的违约请求权,并非与公司的请求权一样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三、对公司债权人的法律责任
抽逃出资的股东需要在其抽逃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在这里,只要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抽逃出资的股东的补充赔偿责任就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即,需要区分抽逃出资股东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和债权人的债权需要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抽逃出资罪是妨害公司管理秩序的一种罪名,犯罪主体为公司发起人和股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9条规定,对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数额巨大且后果严重的情况,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可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抽逃出资的股东的民事责任,他们需要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公司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而债权人可以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抽逃出资的股东的补充赔偿责任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而债权人的债权需要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
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九十四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v (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v (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 份 发 行 第一百三十四条 公司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公开发行新股时,必须公告新股招股说明书和财务会计报告,并制作认股书。
本法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的规定适用于公司公开发行新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抽逃出资的定义与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于抽逃出资的处罚规定,要求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其改正,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金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查看全文

叛逃罪定义与特点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将受到法律处罚。叛逃罪认定的特征包括擅离岗位、叛逃境外和在境外叛逃。该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叛逃行为并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即构成罪行,无需危害结果实际发生。...查看全文

虚假出资的定义与抽逃出资罪的区别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或抽逃出资的行为。与虚报注册资本罪相比,虚假出资罪的犯罪主体、诈欺对象、行为方式和时间都有所不同。虚假出资罪主要侵害公司及债权人的权益,而诈骗罪主要侵害公私财产所有权。虚...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的定义与处罚标准

抽逃出资罪的判刑标准及抽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自然人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单位犯罪处罚金;抽逃行为包括伪造虚假基础关系、抵押担保、抽走非货币资产和补帐等手段。...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的定义与法律依据

《公司法》明令禁止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抽逃出资包括非法抽问出资和转走出资。违反该规定者将面临罚款,虚假出资者罚款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抽逃出资者罚款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抽逃出资有多种方式,如伪造关系、抵押担保、...查看全文

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的定义是什么?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是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和股东权益,破坏了财务秩序。我国《公司法》规定了相应处罚措施,保护公司、股东和投资者权益,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维护公司秩序和金融安全。...查看全文

抽逃注册资金的概念与特点

抽逃出资是一种欺诈性违法行为,指股东在公司注册后将所缴出资暗中撤回,但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抽逃注册资本和抽逃股东出资都属于违法行为,严重情节构成犯罪。我国《公司法》对抽逃资金制定了罚款规定,同时《刑法》也规定了相应罪名。...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的定义与法律要求

抽逃出资行为可能涉及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对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和公司侵权责任,而行政责任则涉及行政机关要求返还抽逃出资款项并缴纳罚款。根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罪与非罪的界定

构成本罪,必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2)公司发起人、股东...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罪与非罪的界定?

律师分析: 构成本罪,必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2)公司...查看全文

怎样定义抽逃出资?

抽逃出资是指公司注册后暗中撤回缴纳的出资,但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欺诈行为。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发起人可根据公司章程要求抽逃出资者承担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的定义与法律依据是什么?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依据和要件。根据刑法第159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或具有特定情形时,应予追诉。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特殊主体(公司发...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定义与特点

挪用资金罪的形式及处罚:挪用资金罪包括工作人员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进行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的。根据《刑法》第272条,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定义与特点

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是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管理秩序,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的特征有哪些?

如何追诉抽逃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标准包括:超过法定出资期限、虚假出资数额达到一定比例、造成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违法活动等。此外,还包括其他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查看全文

抽逃出资罪的定义及法律适用

抽逃出资罪的处罚标准:若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2%-10%的罚金。...查看全文

名义性减资的定义与特点

名义性减资是为了保持名义资本和实际资本相符而进行的减少名义资本行为,只核减帖面上的资本总额,不减少公司财产。无偿注销股票是典型的名义性减资做法,常用于弥补帐面亏损。...查看全文

虚假出资与抽逃出资罪刑罚规定

本文介绍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刑罚标准。自然人犯本条规定所列举的罪行,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要处以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定义与特点

盗窃罪的认定要件和与其他行为的界限:认定盗窃罪需分析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需注意与非罪的界限、盗窃既遂与未遂的区别,以及与其他罪行和违法行为的界限。对于特殊情况如盗窃犯罪同时构成其他罪行,需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罪的危害程度...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定义与特点

诈骗罪的主旨是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数额不同将受到不同刑罚。根据刑法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