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的依据
1、动态信息。掌握动态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从大量的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特别要对那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全局性的动态信息引起关注。
2、预测信息。预测信息具有超前性,可以使我们把工作做在前面,变被动为主动。
3、报忧信息。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各种矛盾较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的工作也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就会妨碍改革和建设的发展。
4、对策信息。这类信息可开阔领导的思路,直接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我们要求信息工作人员不仅要反映情况,还要在提出问题时,拿出对策建议。工作中,有许多问题就是采纳或吸收了信息员的建议,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5、经验信息。经验信息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对推动面上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二、决策的定义
决策,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语出《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於愚人,贤士程行於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在管理学中,“决策”一词的英语表述为Dc,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但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以上对决策概念的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要科学地理解决策概念,有必要考察决策专家赫伯特·A在决策理论中对决策内涵的看法。一般理解,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意思,即对需要解决的事情做出决定。按汉语习惯,“决策”一词被理解为“决定政策”,主要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做出决定。但事实上,决策不仅指高层领导做出决定,也包括人们对日常问题做出决定。如某企业要开发一个新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某人选购一种商品或选择一种职业,都带有决策的性质。可见,决策活动与人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