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调薪属于劳资纠纷吗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调岗调薪方面产生纠纷时可以采取的解决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可以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劳动争议。在劳动纠纷中,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岗调薪,但必须依法进行,不能滥用。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的调岗调薪行为不合法,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调岗调薪方面产生纠纷,这属于劳资纠纷的一种。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二、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岗调薪吗
近半年以来,笔者对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亲自办理了多起劳动仲裁纠纷案件。通过对学理的探究、司法实践以及与仲裁员法官的沟通求教,笔者对一些劳动纠纷方面的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发现以前自己其实是存在许多误区的。也许,这些误区也在困扰着各位位读者,希望通过笔者的文字是您对劳动合同法极其应用有更新的认识。
司法实践中,很多劳动纠纷的起因是用人单位单方面对劳动者调岗调薪。劳动者主张变更劳动合同须协商一致,用人单位认为这是用工自主权的表现。
《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劳动合同(调岗调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范畴),须经双方协商一致。一方发出变更的要约,一方发出承诺,双方合意,以书面形式变更。但现实情况是,用人单位因为不满劳动者的工作变现,提出变更,往往通过调岗达到调薪的目的,但是劳动者不同意,认为用人单位是通过此手段逼迫自己走,于是以用人单位没有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要求补足工资,并且支付经济补偿金。
目前,仲裁机关和法院对此种纠纷的态度是:首先承认和保护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允许企业根据员工的表现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来调整工作岗位和薪酬。其次,为防止用人单位对此权利的滥用,讲证明责任推给了企业,并且证明标准很高,不是一般合理性而是充分合理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明确规定,对减少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立法和司法是允许用人单位单方变更权的,但是此权利不能滥用,应从劳动合同约定,规章制度,劳动者工作表现,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薪酬制度以及客观情况变化等方面充分证明调岗调薪具有充分合理性。
一般来说,完成上述证明目标,用人单位应提供如下证据: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者工作表现和公司经营需要调整劳动者岗位及薪酬”;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书面证据,如造成损失,收到投诉等等;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如在学历、工作经历等方面,但是劳动者达不到;公司规章制度,不同岗位规定了不同的薪酬区间,也就是薪酬与岗位是挂钩的。
在处理劳动案件时,如果用人单位可以提供上述证明材料,而劳动者又无法提供相反证据的,则用人单位调岗调薪具有正当合理性。
刚才是从立法角度证明了用人单位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下,可以单方调岗调薪。其实,这一点从逻辑角度也可以证明。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和岗位调整,仍然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当然,使用这一条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通知或者给一个月工资的待通知金,并且支付经济补偿金。)
分析这个法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培训或岗位调整后,如果还是不胜任,那此时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既然都可以单方解除,那么单方变更自然就是符合逻辑的应有之意了。而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
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变更合同要想具有正当性,得到仲裁机关或者法院的认可,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最好是书面或者是视听资料,摄影摄像;进行过培训的证据以及培训后还是不能胜任工作的证据。只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主张才能得到支持。
熟知未必深知,立法本意需要我们花费心血去认真探究。就上面那个法条来说,“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和岗位调整,仍然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我们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者两次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那么一次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就有权调整岗位。笔者认为这一点是立法本意所包含的,是对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保护。如果不能变更,那么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又无计可施,这是有碍效率与公平的。
用人单位适用这一条,要举证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且要达到充分的程度;岗位与薪酬挂钩的规章支付;并且要提供书面变更劳动合同通知书的证据材料,以证明用人单位不仅在实体,而且在程序方面都是合法的。
延伸阅读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方式,其中包括调岗调薪纠纷。调岗调薪是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对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进行改变的制度。在调岗调薪过程中,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循平等、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未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单方面变更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且未对职工的工资进行相应的调整,则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务。如果仲裁机构确认用人单位的调岗调薪行为违法,则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另外,用人单位在调岗调薪前,应当事先告知职工,并与其协商一致,避免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或者与职工的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则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其义务。

总之,调岗调薪纠纷可以通过依法维权来解决。职工在遇到调岗调薪纠纷时,应当及时咨询律师,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务。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以及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均适用本法。因此,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调岗调薪方面产生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同时,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岗调薪,但需依法证明调岗调薪具有充分合理性,否则可能会面临劳动仲裁或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调薪属于劳资纠纷吗

法律分析:一、不调薪属于劳资纠纷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调岗调薪问题产生纠纷的,是属于劳资纠纷的一种,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薪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吗?

法律解析: 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依法适用劳动仲裁:(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查看全文

薪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吗

法律解析: 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依法适用劳动仲裁:(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查看全文

欠薪属于劳动纠纷吗

拖欠工资属于什么纠纷 拖欠工资属于劳动纠纷。 拖欠工资—法律后果: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劳资纠纷属于经济纠纷吗

劳资纠纷属于商业纠纷吗 劳资纠纷是属于劳动纠纷,而不是商业纠纷,劳资纠纷和商业纠纷的主体是不同的,商业纠纷一般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生的纠纷。 劳资纠纷的特征: 1、劳资纠纷案件总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查看全文

薪资纠纷属于什么类型?

法律解析: 工资纠纷是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发生的纠纷。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减或...查看全文

薪资纠纷属于什么类型?

律师解答: 工资纠纷是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发生的纠纷。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减或...查看全文

薪资纠纷属于什么类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薪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则可以去法院提起诉...查看全文

欠薪属于经济纠纷吗

法律分析:恶意欠薪属于民事纠纷,报警后公安机关不会受理的,因此报警作用不大。恶意欠薪。劳动者可以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去当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请支付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欠薪属于经济纠纷吗

法律分析: 恶意欠薪属于民事纠纷,报警后公安机关不会受理的,因此报警作用不大。恶意欠薪。劳动者可以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去当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请支付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查看全文

欠薪属于经济纠纷吗

法律分析:恶意欠薪属于民事纠纷,报警后公安机关不会受理的,因此报警作用不大。恶意欠薪。劳动者可以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去当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请支付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吗

法律分析:工资纠纷,是属于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依法进行协商,或者申请调解组织调解;如果协商、调解不成的,还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该项争议在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查看全文

工资发少属于劳动纠纷吗

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其他。&...查看全文

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吗?

律师分析: 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依法适用劳动仲裁:(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属于劳动纠纷吗

法律分析:一、工资拖欠属于劳动纠纷吗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属于经济纠纷吗

法律分析:涉及到经济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当事人诉称的经济纠纷是否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关键在于经济纠纷与涉嫌经济犯罪的事实是否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如果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如果不属于同一...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律师分析: 劳动纠纷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分歧、争议或产生冲突,导致劳动员工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劳动纠纷具备民事纠纷的显著特征,类似于其他类型的合约纠纷,并且需要借助传统的与民事纠纷相关的司法程序申请调解、仲...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法律解析: 劳动纠纷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分歧、争议或产生冲突,导致劳动员工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劳动纠纷具备民事纠纷的显著特征,类似于其他类型的合约纠纷,并且需要借助传统的与民事纠纷相关的司法程序申请调解、仲...查看全文

劳务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法律分析:1、劳动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的。一般要先提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提起劳动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法律分析:1、劳动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的。一般要先提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提起劳动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孙越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9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