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案自首是否意味着必受刑事处罚?

律师回答
摘要:在处理主动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监察委要求退赃并不是坐实,需根据犯罪情节而定。立功加投案自首可以减少刑罚,但具体减少多少需根据犯罪情节而定。
在处理主动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年龄,以便判断其是否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其次,需要认真评估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其悔罪表现。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判断是否应当从轻或减轻对犯罪嫌疑人的刑罚。
一、监察委要求退赃是不是坐实
监察委让退赃后要不要判刑,要依据其犯罪情节而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提起公诉,由法院审理后确定是否判刑,如果判刑的,积极退赃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监察委有权要求退赃。监察机关根据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以及其他非法取得财物行为的性质,对违法违纪所得财物依法分别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没收、追缴和责令退赔财物,应当开具相应的凭证。
二、立功加投案自首可减多少刑
立功加投案自首减刑具体如下:
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6、其他类型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延伸阅读
结语:在处理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年龄,以便判断其是否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其次,需要认真评估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其悔罪表现。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判断是否应当从轻或减轻对犯罪嫌疑人的刑罚。监察委要求退赃并不是坐实,监察机关有权要求退赃并根据犯罪情节确定是否判刑。立功加投案自首可以减少刑罚,但具体减少多少需要根据犯罪情节而定。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株洲抢劫犯投案自首,是否意味着刑罚减轻?

株洲抢劫投案自首可轻判刑,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免除处罚。抢劫罪的主观要件是具有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若只追回自己财物且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意图,则不构成抢劫罪。...查看全文

杀人犯自首是否意味着必死?

过失杀人最高刑罚为7年,故意杀人可判死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但仍有可能判死刑。自首并非必定从轻,特殊情况下仍会判死刑,如暴力犯罪分子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第233条和第67条。...查看全文

自首在刑事案件中意味着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查看全文

是否意味着会受到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犯罪怎么...查看全文

网络诈骗数万,自首是否意味着刑罚?

网络诈骗上万去自首是否会判刑,判刑与涉案金额与危害后果有关。金额小或无危害可免刑事处罚。量刑需考虑法定和酌定情节,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网络诈骗可参照诈骗罪法律规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查看全文

杀人犯自首是否意味着死刑?

故意杀人后主动自首的犯人,判刑是否死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犯人手段残忍、恶劣,犯罪行为极其严重,即使存在自首情节,仍可能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并面临民事赔偿。...查看全文

免除刑事处罚是否意味着案底记录?

免予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没有犯罪记录。该处罚形式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或其他情节,但仍会有相关记录保存,被视为有案底。与无罪释放不同,免罚并非无罪。例如,政治人物的豁免权和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不需负刑事责任,这是法律规定,而非漏洞。情节...查看全文

免于刑事处罚是否意味着没有案底?

免于刑事处罚也是有案底的。免于刑事处罚并不是说明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因为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其他原因而免于处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犯,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免于刑事处罚有案底吗 1、免于刑事处罚,是法...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意味着免除刑事处罚?

缓刑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给予犯罪人悔过自新的机会。宣告缓刑需满足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在缓刑期内,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和人际关系。附加刑仍需执行。...查看全文

相对不起诉是否意味着曾受过刑事处罚?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经审查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绝对不起诉是指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相对不起诉的情况包括:犯罪行为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查看全文

刑事和解是否意味着不必判刑?

刑事和解可免除刑事处罚,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双方达成和解后,公安机关可撤案,检察机关可不起诉,法院可从轻处罚,适用缓刑或减轻处罚,轻微情节可免除刑事处罚。刑事和解与调解不同,调解由法院和当事人参与,具有执行力;和解只有当事人参与...查看全文

没有足够的钱是否意味着会受到刑事处罚?

强制执行无财产不会刑事处罚,但拒不履行有履行能力的人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都会受到相应处罚...查看全文

杀人犯自首是否意味着将面临死刑?

自首在实践中能减轻处罚,一般不判死刑,但需注意以下事项:1、自首需主动到公安机关,如实交待问题;2、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具体案情、行为恶劣程度需考虑;3、对过于宽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会逆目标,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查看全文

缓刑后是否意味着自由?

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决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缓刑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且没有情节严重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一年指不收监执行刑罚,考...查看全文

死刑是否意味着必死无误?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死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立即执行,一种是缓期执行。对于立即执行的死刑,法院宣判后需经最高院核准,若罪名成立并核准死刑,将被执行死刑。而对于缓期执行的死刑,被判处死刑的人将被给予两年的考验期。如果在这两年内表现出悔改...查看全文

是否意味着刑事责任?

摩托车撞人需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坐牢。一般而言,若仅为一般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不需坐牢,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构成交通肇事罪,导致重伤或死亡,且承担主要责任,则需坐牢。法院会判决坐牢的情况包括:构成犯罪、造成公共或他人财产直接...查看全文

未受处罚是否意味着有违法记录?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移送主管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实行处罚条件或具备法定免除处罚条件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但会有违法记录。...查看全文

撤案是否意味着案结事了?

撤案并非结案,撤销案件是指在侦查阶段终止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表示案件不成立。而结案则是指案件审理完毕作出最终判决或进行最后处理。撤销案件的情形包括没有犯罪事实、轻微情节、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死亡等。...查看全文

被判两年缓刑,是否意味着自由受限?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需履行一系列义务,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报批准。如果在考验期满后没有新的违法行为,犯罪分子将不需要坐牢,原判的...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是否意味着已经立案?

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并不是等于对案件进行立案,对于现行犯采取先行拘留措施的,往往是先拘留后立案的。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