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与违法的关系

律师回答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一般违法就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其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小;严重违法即犯罪,也就是说触犯了刑法,其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大。所以违法不等于犯罪,但犯罪肯定是违法。
一,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2、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二、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2、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3、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总的来说,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一般违法就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其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小;严重违法即犯罪,也就是说触犯了刑法,其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大。所以违法不等于犯罪,但犯罪肯定是违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违法行为都是不良行为,但不良行为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以及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的量刑标准。其中,单位犯罪会受到罚金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罚;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则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轻重进行判刑...查看全文

违规与犯罪的关系?

律师解答: 两者关系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是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是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以说违法除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外,还可能违反其他部门法,只有当违反了...查看全文

犯罪与违法的联系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是违法不一定构成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的。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包括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而犯罪则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行为。只有当违反刑法中的罪名时,才会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吸毒与犯罪的关系

吸毒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不构成犯罪,被强迫吸毒仍属违法,但可减轻或免罚。强迫他人吸毒罪性质恶劣,可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法律对其量刑重,最高十年有期徒刑。吸毒危害大,长期吸毒者经济拮据,易走上犯罪道路。吸毒不犯罪,强迫他人吸毒...查看全文

前科与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被认定构成过失犯罪即具有前科。对于有前科的人来说,如果之前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五年内,如果再次犯罪并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可以被视为一般累犯。...查看全文

因果关系与犯罪既遂的关系

案件中有因果关系并不等于犯罪既遂,犯罪既遂要求实害结果与行为有因果关系;预备犯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未遂犯可以从轻处罚;中止犯若未造成损害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则减轻处罚。以上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条。...查看全文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比较明显,没有太大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1、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与犯罪相比起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远不及后者。因为对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要靠刑法来调整和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1、从犯罪嫌疑人与被侵害单位、被害人的工作性质、政治态度、经济状况、社会交往以及生活作风等,找出侵害行为的因果关系。如某女青年被杀,经了解生活作风不好,且未婚先孕,又无被抢劫和私仇报复迹象,一般可判定为奸情杀人。...查看全文

刑法中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条件包括各行为人都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罪与暴力犯罪的关系

非法拘禁罪的主旨是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为行为核心,不一定需要使用暴力,但过失导致重伤或死亡会加重处罚。若故意使用不必要的暴力导致重伤、死亡,则会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处罚。此外,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国...查看全文

违法与犯法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主观: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 负刑事责任 ,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犯罪中止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犯罪,行为本身也构成犯罪。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被称为犯罪中止。对于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责任与犯罪种类的关系

犯罪中的从犯种类及责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前者服从主犯命令,后者为主犯提供信息或帮助逃跑等。从犯可根据其作用轻判、减刑或免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故意;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持根本否定态度,行为发生了严重危害结果,并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过失犯罪判处缓刑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刑...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关系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故意,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范畴,需分别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与非法拘禁的关系

非法拘禁罪的犯罪中止可能性及惩罚幅度,《刑法》规定若非法拘禁没有造成损害则免除处罚,造成损害则减轻处罚;若致人重伤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则按照相关法条定罪处罚,国家机关工...查看全文

违法与犯罪:本质区别与联系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在于性质、概念和处罚方法。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破坏社会关系和秩序,需承担法律责任;而犯罪行为更严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需承担法律责任。违法行为可能受到警告、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而犯罪行为则可能...查看全文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与差异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而犯罪对象则与犯罪的性质无关。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犯罪客体是抽象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查看全文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问题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关系在于二者存在顺位关系。具体而言,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犯罪目的则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因此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