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肇事逃逸后是否达成和解?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事故后双方协商好赔偿且离开现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9条,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车辆可以移动并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撤离现场进行协商。对未撤离现场的,交通警察应责令撤离,造成交通堵塞的驾驶人会受到罚款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协商好赔偿的问题,而驾驶机动车离开现场的,并不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19条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第112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延伸阅读
肇事逃逸后的和解:法律制度下的调解与赔偿
肇事逃逸后的和解是指在肇事者逃逸后,通过法律制度下的调解与赔偿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和肇事者可以通过律师或法院的介入,进行协商和谈判,以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和解协议。和解的内容通常包括肇事者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承担医疗费用、修复损失等。法律制度下的调解与赔偿可以有效地解决肇事逃逸引起的纠纷,减少双方的损失,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通过和解,受害人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肇事者也有机会通过赔偿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以此达到一种相对和谐的解决方式。
结语:经过协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双方可以自行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若车辆可以移动且确保安全,当事人可在拍照或标记现场后撤离现场,并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进行协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指的是在事故后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现场,以逃避法律追究。肇事逃逸后的和解是通过法律制度下的调解与赔偿来解决纠纷,以维护公平正义。通过和解,受害人可以获得赔偿,肇事者也有机会弥补过失,实现和谐解决。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后能否达成和解?

交通肇事逃逸后,如果肇事者真诚悔罪并通过赔偿和道歉等方式获得受害人谅解,根据刑事诉讼法,双方可以和解,避免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建议当事人冷静应对,及时报警救治伤员,避免逃逸导致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未达成和解是否会被判刑?

肇事逃逸的,即使对方原谅也依然要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可以减轻处罚。 肇事逃逸大概要判刑多久 肇事逃逸大概要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要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就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的,不能撤销案件,对逃逸者仍然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法律分析:签署和解协议证明已经和解,具体的赔偿内容和解协议中应当已经列明,因此签署后无法要求对方继续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查看全文

双方达成肇事逃逸案和解协议

交通事故情况不严重,当事人可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签署协议书。但逃逸行为属于违法,造成严重后果需承担刑事责任,不能撤案。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达成和解,是否意味着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将受到刑事处罚,无法撤诉,但积极赔偿受害人并取得谅解可在量刑时减轻处罚。如果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且达成赔偿协议,不会受到法律追究。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可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探讨解决交通肇事后逃逸案件的方法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1.未构成犯罪,公安处罚款200-2000元,可拘留15天以下;2.重大事故未逃逸,除刑事责任外,吊销驾照;3.重大事故逃逸,除刑事责任外,终生吊销驾照。...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未能达成调解是否会被拘留?

肇事逃逸有没有调解都会被拘留,因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会处200元以上2000以下的罚款,并且可以处15天的行政拘留。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会被刑事拘留。 肇事逃逸会拘留吗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的探讨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交通肇事逃逸主要表现为明知事故逃离现场、认为无责任离开、酒驾无证报案后逃离再返回等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事实无争议自行解决并留下联系方式、为抢救伤者及时报案、暂时离开医院经同意并留...查看全文

肇事司机逃逸后达成和解,法律是否仍应对其进行制裁?

肇事司机逃逸后和解,肯定是还需要处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肇事司机应承担刑事责任,即使和解解决了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仍需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认定。...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是否成立?

交通事故后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责任可减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若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也将承担全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和解书

1、 甲方自愿赔偿给乙方各项损失共计XXX人民币。 2、 第一项的损失赔偿包括车辆损失赔偿。 3、 本协议签定时,甲方必须支付给乙方所剩余的3000元。 4、 本协议所涉及的赔偿是一次性终结赔偿。 5、 本协议自双方当事人签名按印...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协议达成,案件是否可撤?

交通肇事逃逸达成和解协议不能撤销案件,对逃逸者仍需处罚。交通管理部门应制定查缉预案,追缉逃逸者。对交通肇事逃逸者依法处罚,包括吊销驾照等措施。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逃离现场、无责任逃离、酒驾逃逸、虚假信息等。未达成一致或赔偿不足的...查看全文

挂车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和责任承担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若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责任可减轻。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一定时间内制作交通事故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定性探讨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及责任划分。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如构成犯罪则承担刑事责任,否则承担行政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定罪探讨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法律规定,处罚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等。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考虑主观动机和客观行为,包括明知事故逃离现场、酒后驾车逃逸、不报案离开医院等情形。行为人需具备明知肇事行为...查看全文

逃逸交通肇事案的定性探讨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我国法律中被明确定性为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逃逸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尤其是在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或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认定,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推定逃逸方...查看全文

探讨肇事逃逸责任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责任的认定标准包括未报案离开医院、留下信息后离开医院、否认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等;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时限没有在文章中提及。...查看全文

剐蹭车后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2022年)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是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严重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查看全文

肇事后藏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解析: 肇事后藏尸行为是有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通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