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检察院不认罪怎么处理

律师回答

不认罪检察院怎么处理

众所周知,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享有不起诉决定权,它有三种情形,即无罪不诉(刑事诉讼法142条第一款)、定罪不诉(刑事诉讼法142条第二款)和存疑不诉(刑事诉讼法140条第四款)。所谓定罪不诉就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逐步落实,检察机关运用定罪不起诉权,处理轻微刑事犯罪的案件会越来越多,这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司法实践中,少数检察机关因此对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案件也作出了定罪不起诉的决定,这种处理,并不符合法律的精神,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弊端。笔者认为,对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案件,检察机关不应当作出定罪不起诉决定。

1、从保护犯罪嫌疑人正当权利的角度看,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案件,检察机关不应作定罪不诉。

检察机关作定罪不诉,说明公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而不认罪,则证明犯罪嫌疑人对该处理决定持否定性评价,控辩双方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此时,检察机关作出定罪不诉决定,事实上造成了犯罪嫌疑人的意见难以获得司法(法院)审查的救济程序。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作出定罪不起诉决定后,被不起诉人只能获得向检察机关的申诉权(刑事诉讼法146条),而无法获得司法(法院)审查的救济权利。而对比下列两种情形的人,被不起诉人更应当获得司法审查的救济权利。一是犯罪情节较重而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它完全可能因为检察机关公诉后法院宣告无罪而获得司法救济,从举重以明轻的法律原则出发,检察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这种司法救济权,不宜阻却犯罪嫌疑人这种司法救济权的实现而作出定罪不诉决定。二是同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刑事诉讼法却赋予被害人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权和司法救济权。我国刑事诉讼法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从刑事诉讼法规范的权利和义务看,相比被害人而言,刑事诉讼对犯罪嫌疑人的影响更大,犯罪嫌疑人更应获得能够充分行使辩解的司法救济权。同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刑事诉讼法厚此薄彼,有悖公正。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这种司法救济权,检察机关应当起诉,以期人民法院对定罪与否居中裁判。

2、检察机关的定罪不起诉权本质上是一种程序性权力,检察机关要作出定罪不起诉的处理决定,程序上应当得到犯罪嫌疑人的自认。

我国刑事诉讼法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从刑事诉讼法这一规定的原则出发,检察机关不起诉中的定罪权,其本质是对刑事诉讼活动的终止,这种定罪权仅仅是一种程序性权力;这种定罪,尽管也有终极性,但由于未经法院审查确定,因此程序上必须得到犯罪嫌疑人的自认。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则表明它并不希望刑事诉讼程序在定罪的情形下而终结,检察机关强行作出定罪不起诉而终结刑事诉讼程序,事实上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获得司法(法院)救济的权利。

3、从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原则出发,检察机关不宜对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作出定罪不诉的决定。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刑事诉讼正当程序来达到揭露犯罪、证实(认定)犯罪,从而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要求在认定犯罪时,犯罪嫌疑人必须获得充分的辩护权,包括认证、辩解等权利。而现行刑事不起诉的程序设计上,显然未能达到一般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的要求,在认定犯罪时,犯罪嫌疑人的认证权、辩解权、聘请律师辩护权等基本诉讼权利均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具体落实。因此,刑事不起诉程序,充其量仅仅是一种“简易程序”,犯罪嫌疑人与公诉机关的意见一致(均认为构成犯罪,或均认为不构成犯罪)时才能适用。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案件,公诉机关作出定罪不诉决定,由于控辩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定罪,因正当程序的缺失,不能做到法律(程序)上的公正,实践中往往难以服众。检察机关欲定其罪,则必须走“普通”程序,起诉后通过控辩双方公开的、充分的认证和辩论,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定罪决定。

4、对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案件,检察机关作出定罪不起诉决定,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形成涉检上访,且较难息诉。

犯罪嫌疑人不服定罪不诉的决定,主要有二种情形(或理由):一种情形是,犯罪嫌疑人认为无犯罪事实,证据不足。由于刑事不起诉在程序设计上没有公开性,没有将定罪的证据以公开的形式事先告知犯罪嫌疑人,因此,刑事不起诉中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构成犯罪”的结论难以服众,更不能说服犯罪嫌疑人,涉检上访在所难免。另一种情形是,犯罪嫌疑人认为事实存在,但对照法律不构成犯罪(即对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由于刑事不起诉程序设计上没有形成控辩双方关于是否构成犯罪的充分的辩论,定罪不诉后,犯罪嫌疑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没有消除,涉检上访不可避免。

案件递交到了检察院之后,就需要按照实际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并不是说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检察院就拿他们没有办法的。如果你对于不认罪具体的处理方法跟实际的要求不太清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认罪检察院怎么处理?

不认罪不是起诉的必然条件,检察院可以起诉。当事人不认罪,但只要证据充分,检察机关仍可决定起诉。若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不得定罪或起诉,需进一步侦查和补充证据。不认罪且证据不足时,检察院不能起诉。...查看全文

不认罪检察院怎么处理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检察院在侦查工作中能够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依然会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检察院是全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行...查看全文

不认罪认罚检察院怎么处理

认罪认罚后检察院会怎么做 犯罪嫌疑人签了认罪认罚书的案件移送至法院,人民法院立案后,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查看全文

不认罪认罚检察院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不认罪检察院能起诉。认不认罪不是起诉的必然条件。在检察院做笔录的时候不认罪但是证据只要充分依然可以起诉,当事人不认罪再加上司法部门提交的这些证据确实不够充分,那检察机关就不能够作出定罪甚至是起诉的决定,在不认罪的情况下还...查看全文

不认罪认罚检察院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是否构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说了算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有证据,经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查看全文

检察院不认罪怎么处罚?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检察院在侦查工作中能够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依然会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检察院是全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行...查看全文

嫌疑人不认罪,检察院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是否构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说了算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有证据,经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查看全文

不认罪认罚检察院怎么办理?

律师解答: 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是否构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说了算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有证据,经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查看全文

到检察院认罪认罚怎么说

法律分析:参考如下:因法律意识淡薄,一时糊涂走上了犯罪道路,现在万分后悔。本人自愿认罪,接受法律的惩罚,恳请法院给我宽大处理,给予我改过自新的机会。本人保证认真接受教育、改造,不再做危害社会的事,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查看全文

检察院不起诉签认罪认罚书后怎么处理

一、签了认罪认罚书之后会走什么程序      1、《认罪认罚具结书》一般在检察院,即审查起诉阶段签具。也就是说,目前案件阶段仍...查看全文

检察院认罪不认罚法院怎么判

如果其他证据不确实充分,一来可能由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二来可能由法院作“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如果其他证据确实充分,嫌疑人拒不认罪,将会从重判处,本来有可能判处缓刑的,一定判处实刑。 所谓自愿认罪,是指犯罪嫌...查看全文

案件到检察院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在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侦查终结,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院会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处理:1、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法院提起公...查看全文

案件到检察院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案件到检察院后,检察院针对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等事项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依法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查看全文

强制猥亵罪到检察院怎么处理?

检察机关会判断行为是否符合审查起诉条件,若符合则移送给法院审查。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构成犯罪,应立案侦查。强制猥亵罪的认定标准包括:区分强制与非强制猥亵行为,不是所有强制猥亵都构成犯罪,且猥亵罪与侮...查看全文

放火罪到了检察院会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还有挽救的余地,到了审查起诉阶段,可以申请不予起诉的意见,具体看检察院那边根据公安机关提交的证据材料审核是否达到起诉的证明标准。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查看全文

不签认罪认罚检察院会怎样处罚

不签认罪认罚具结书,检察院不会处罚,但可能会丧失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机会。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对认罪认罚...查看全文

检察院以认罪认罚从轻处理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不仅仅依靠自己的供述,还需有其他证据支持;只有被告人供述且无其他证据时,不能认定有罪和处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证据确凿时,可以认定有罪和处罚。...查看全文

检察院询问不认罪怎么办

不认罪检察院怎么处理 众所周知,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享有不起诉决定权,它有三种情形,即无罪不诉(刑事诉讼法142条第一款)、定罪不诉(刑事诉讼法142条第二款)和存疑不诉(刑事诉讼法140条第四款)。所谓定罪不诉就是...查看全文

案件到了检察院怎么处理

案件送达检察院后,检察院将对其进行审查,并做出以下处理:如果经审查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则检察院会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经审查后认为还需要补充核实的,将退回监察机关进行补充调查,必要...查看全文

盗窃罪检察院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盗窃罪是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侦查完毕后会移送检察院,由检察院审查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