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用公款5000元以上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至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出于一时的家庭困难,有的为了赞助他人,有的为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具体言之,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有以下特点: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其中,规章制度具有广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使用的规章制度,未经合法批准、许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3)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因此,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时,可把握以下几点: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暂时挪用;是否准备以后归还。
当挪用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时,只能根据挪用人的明知内容,按照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处罚。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则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处罚;如果挪用人开始作案后,主观故意由暂时挪用发展为非法永久占为己有时,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无论这种占有是否已客观存在,只要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论处,而不按贪污罪或侵占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款挪用5000元应如何处理?

本文介绍了利用公共资金归个人使用并用于非法活动的行为将受到立案调查,并对挪用公共资金罪的主体和国家人员的处罚标准进行了说明。同时,针对银行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情况,列举了应予立案的情形和量刑标准。...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如何处置?

挪用公款罪的主旨是对挪用公款行为进行惩罚,无论数额大小,都应立案追究责任。挪用公款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背离了组织的信任。即使数额只有5000元,也应受到相应的处罚,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2000元以上个人,5000元以上企业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获取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的金融犯罪行为。根据相关规定,涉及金额在二万元以上的贷款诈骗案件应予以立案追诉。...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主旨是对国家人员挪用公款的行为进行处罚,以保护人民利益和组织信任。挪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非法活动,将被立案,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然而,挪用公款数额只有5000元的情况则不会受到严重处罚。...查看全文

盗窃5000元如何处理?

盗窃5000元构成盗窃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1000元以上,5000元已属数额较大,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元如何处理

挪用公款500元违法吗 非法挪用公款的,无论挪用多少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而挪用500元的,由于挪用的数额比较少,由被挪用的单位进行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查看全文

处理员工挪用公款5000元的方法

员工挪用公款5000元涉嫌挪用公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国家工作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20万可认定为挪用公款罪中数额较大的量刑...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挪用公款500元如何处理?

国有公司和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但若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利用职务便利,可被追究刑事责任。另外,若企业或国有单位委派人员到非国有公司,且利用职务便利从事营利...查看全文

多个借款人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多个债务人的处理:多个债务人之间属于连带关系的,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查看全文

多个借款人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多个债务人的处理:多个债务人之间属于连带关系的,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1000元以上如何做?

挪用公款1000元以内不构成犯罪,不究刑事责任。单位给以党纪政纪处分,如果主动承认错误,交还公款,可从轻处理。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查看全文

公务员收贿赂5000元如何处理

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查看全文

收贿赂5000元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受贿5000元应该判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看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借款逾期未还,5000元如何解决?

借钱到期不还可向法院起诉,一审6个月内,二审3个月内,判决生效15天。逾期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期限6个月。有担保人可一起起诉,要求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万元如何处理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挪用公款500元该如何处理?

国有公司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金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但若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利用职务便利,以及超过3个月未还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企业或国有单位委派人员到非国有公司,若利用职务便...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盗窃5000元如何处理?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一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至十万以上、三十万至五十万以上,构成盗窃罪,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时应从轻、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盗窃5000元以上如何定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破坏他人财物价值5000元以上的行为,一般定罪为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罪行的情节轻重,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指的是故...查看全文

个人借款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个人借款纠纷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处理: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请第三方调解处理;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在胜诉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个人借用公款超过三个月不还的应如何处理?

对于个人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有可能涉嫌挪用公款刑事犯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六条 个人借用公款超过六个月不还的,追还所欠公款,情节较重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