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刑事/民事判断指南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事故案件可分为刑事和民事,肇事逃逸将使案件变为刑事案件,需追究刑事责任并赔偿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产生前提、主体和承担方式不同。我国法律规定了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包括造成重伤、死亡或财产损失等。了解法律知识、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交通事故案件当中,可以分为刑事案件以及民事案件,确定交通事故是否是属于刑事案件,要根据交通事故案件自己的性质来决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之后驾驶车辆的行为人,发生了肇事逃逸的行为,造成了人员的伤亡情况,这时候交通事故案件,就变成了刑事类案件。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去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同时也要对行为人处以民事上的相关赔偿。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两者的产生前提就是有区别的。当案件当中的行为人,产生了犯罪的行为,这时候,案件就变成了刑事案件。因此犯罪行为是构成刑事责任的重要前提。案件当中的当事人,因为违反了民事方面的一些义务,因此才会产生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这二者承担的主体是不一样的。行为人如果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行为人要对国家去承担责任。民事责任的行为人,是需要向被侵害权利的受害人,去承担责任。另外民事责任当中,如果经过被侵害权利的受害人同意,需要负民事责任的行为人,是可以不需要去负民事责任的。一些特殊的案件当中,行为人不仅仅要承担刑事上的相关责任,还要承担一些民事上的责任。
如果在交通事故案件当中,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进行肇事逃逸的行为,在法律上面,是要对行为人执行下面的处罚标准。我国法律规定了,对交通事故当中,因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导致他人受到重伤或者是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这个时候,要对行为人处以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这部分法律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时候,当事人一定要去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如果因为肇事逃逸,犯罪性质一旦发生改变,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会因此改变,了解法律知识,在生活当中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民都应该去做的。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事故案件中,刑事与民事责任有着明显区别。肇事逃逸行为导致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案件将纳入刑事范畴,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应进行民事赔偿。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产生前提不同,主体也不同,前者是对国家承担责任,后者是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若肇事逃逸,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每个公民都应该尽责。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量刑指南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处罚根据不同情节有所不同,一般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若违反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致人死亡,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肇事罪判定指南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种,违反交通规定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刑事诉讼应对指南

起诉状、证据提交法院立案审查,符合条件则受理并收取费用。办案法官交付被告答辩材料,安排开庭审理。法院作出判决后,规定履行期限,如未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写作指南

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要求对方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要求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赔偿,并由被告承担诉讼费。事故责任已被认定,原告提供了相关证据。请求法院支持原告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取证指南

拍照取证的要求和不同事故情况下的拍摄措施:站正拍全,拍摄事故车辆全景,损毁细节,事故时间;追尾事故需拍两车全貌和碰撞部位;同向行驶变道碰擦需拍车头车尾和碰撞部位;十字路口碰撞事故需多角度拍摄车辆位置、行进路线和红绿灯情况。...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维权指南

这段内容介绍了应对诉讼和打官司的注意事项。为确保胜诉,需要准备足够的证据来支持立场,并保全财产。接着,准备民事诉状和证据,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并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然后是开庭审理阶段。最后,进入判决和裁定...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交通事故属于刑事还是民事案件?

交通事故案件可分为刑事和民事,刑事案件取决于肇事逃逸是否造成伤亡,需追究刑事责任,并赔偿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有区别:前者基于犯罪行为,由行为人对国家负责;后者基于违反民事义务,由行为人向受害人负责。在特殊案件中,行为人需同...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指南

交通事故后逃逸分为两种情况:不构成犯罪和构成交通肇事罪。前者罚款二百至两千元,可拘留十五日以下;后者则根据情节不同,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者最高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指南

交通事故处理和赔偿的原则和内容。当事人应根据情况保护现场并报警,对于造成人员伤亡、无有效驾驶证、饮酒嫌疑或无法移动车辆的情况,不得移动车辆;对于财产损失事故并符合条件的情况,可以移动车辆。交通事故赔偿包括人身损害、致残、死亡和精神...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对指南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确认受害者状况,采取救护措施,并保护现场。然后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交警,收集必要证据,并通知保险公司备案。当事人及过往车辆的驾驶员和行人都有义务报案和协助报案,向事故发生地有管辖权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报...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交通事故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判断标准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体规定了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情形。判断交通事故责任需...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判断准则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根据行为和过错程度确定责任。故意造成事故者负全部责任,过错导致事故者负全部责任。破坏证据者负全部责任。未保护现场导致无法认定责任者负全部责任。未报案导致无法认定责任者负全部责任。...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通事故的处理指南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报告交警部门。对于重大事故和逃逸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定查缉预案,通过协查通报和堵截排查等方式追踪...查看全文

公交车交通事故处理指南

公交车与私家车发生交通事故,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事故责任认定有争议的应报警处理,由交通管理部门出具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可通过互联网协商处理财产损失事故,有争议可在线申请责任确定。交通警察可指导协商处理,需调查处理时应派交通警察到...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无责起诉指南

交通事故无责起诉:提醒肇事者支付赔款,起诉肇事方并要求对方承担除车辆损失维修费用外的其他费用。索要修车发票并提车,确定损害赔偿数额、各方责任比例和赔偿履行方式。...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尸体处理指南

交通事故死者尸体应在检验后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无名尸体由交管部门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了交通事故死者尸体的处理程序,包括存放、检验、通知亲属办理丧葬事宜等。对于无名尸体,需提取身份信息并登报寻找认领人,十...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指南

交通事故双方赔偿问题协商不成时,受害者可向法院起诉对方及其车辆保险公司,提交相关证据并申请伤残司法鉴定;法院应将交强险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可被列为共同被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报案指南

本文介绍了保险单、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证件在营运车辆时需要提交相应的准驾证和道路运输许可证,以及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应及时向交警报告的相关内容。此外,还描述了汽车剐蹭事故处理流程和单方面交通事故处理方式。...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理赔实用指南

交通事故理赔注意事项及请求赔偿的主旨是:在交通事故理赔中,车主应注意不要随意包揽责任、切忌先修理后报销、委托修理厂需慎重、不计免赔范围有限。而在请求赔偿时,应注意申请财产保全、申请先于执行、选择管辖法院、保存相关证据。受害人的医疗...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应对指南

轻微车祸逃逸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行为可处以罚款或拘留,具体金额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决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包括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无证驾驶后逃离现场等。对于这些情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