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如何确定肇事者的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客观逃逸行为和主观故意,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逃逸行为。行为人必须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并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此外,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是逃逸行为的两个动机,只要具备其中任何一个,都应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应受到严厉处罚,责任认定重要。逃逸行为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行为人应负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即行为人除了必须具有逃逸的客观外在行为方式,同时还必须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为的心态只能是故意,如果仅仅具备离开现场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观故意,则不能认定为此处的“逃逸”。所以认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必须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把握。
首先,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正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其次,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一般情况下,逃逸者不履行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的动机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该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交通肇事逃逸具体该怎么处罚?
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目的在于逃避责任,扰乱交通秩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予以严惩。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现场、伪造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因此,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进行严格的责任认定,确保肇事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不仅是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需要,也是保护受害人权益的重要举措。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者如何承担责任?

交警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若造成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逃逸并有特别恶劣情节,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致人死亡,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条件包括逃避法律追究,...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肇事者是否具有肇事逃逸罪?

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1.明知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2.认为自己无责任而离开现场;3.酒驾、无证驾驶等嫌疑后逃离现场;4.送伤者到医院但未报案且离开医院;5.送伤者到医院但留下虚假信息后离开;6.接受调查期间逃匿;7.离开现场且否...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责任

法律分析:肇事者逃逸的,逃逸的一方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如果证明确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肇事后逃逸的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同时毁坏事故现场的也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责任

法律解析: 肇事者逃逸承担全部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责任?

律师分析: 肇事者逃逸承担全部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责任

法律解析: 肇事者逃逸承担全部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律责任如何确定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肇事者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如何追究肇事逃逸者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者的刑事责任追究规定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弃车逃逸责任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驾驶员没有报案弃车逃逸几个小时后自行去的交通队。 1、首先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描述和事故现场勘验察看,确定事故责任; 2、如果因为肇事司机离开现场,导致现场变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认...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如何定罪?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留下假信息离开医院、逃匿调查、否认事故发生但有证据证明知情、酒驾无证驾驶弃车逃离又返回。对于交通肇事逃逸不赔偿的情况,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肇事逃逸交强险赔偿流程包括...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保险责任如何界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交强险会对肇事逃逸的驾驶人进行赔偿,但商业险一般不会赔偿;保险公司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本车人员以外的受害人进行赔偿。...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责任?

律师分析: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依照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责任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部责任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一般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者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如何逃避法律责任?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将承担刑事责任,除吊销驾照外,还可能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形包括:当事人一方撤离现场后反悔并报案、为抢救伤者及时离开现场并报案、送伤者后需离开医院但留下真实信息并商定时间内返回、因受伤离开现场未...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后逃逸后,逃逸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行...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

律师分析: 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

法律解析: 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

法律分析: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责任如何划分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按照事故现场勘验和调查的事实,依据交通法规而作出的鉴定。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由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避责任被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刑法》第310条,为逃避责任而叫他人顶包属于包庇罪,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