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累计折旧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尽管如此,在会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累计折旧仍是一个重点难点。对于一般大-众来讲,这个概念则显得更加难以理解。接下来,小编就将向大家仔细介绍"累计折旧"的概念与具体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知识,跟着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累计折旧借方
对于企业来说,购置的固定资产往往是有使用年限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会发生会发生磨损、消耗,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实际上在不断减少。而一开始我们在账簿中登记的是固定资产的购置价值,仅仅通过这个账户并不能反应固定资产的损耗。因此,我们还需要设置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值。
首先要说明的是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类的账户,其增加额登记在借方,减少额登记在贷方。从上面可以看出,累计折旧代表对固定资产价值的抵减(即累计折旧是一个备抵账户),所以它的登记方向与固定资产类账户相反。也就是说,累计折旧的借方登记的是减少额,贷方登记的才是增加额。
那么对具体的经济业务,我们是怎么在累计折旧账户中登记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企业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生产车间中的机器设备就发生了损耗,这属于企业制造费用的一部分。损耗发生了,就意味着折旧的数额增加了,根据上面提到的记账规则,应该将这笔折旧计入累计折旧的贷方。
大家可能会产生疑惑,那累计折旧的借方应该登记什么呢,难道发生的损耗还能被弥补吗?实际上,累计折旧的借方登记往往使用在固定资产报销清理、或者企业出售固定资产的时候。我们知道,固定资产账户记录的价值时购置时发生的历史成本。当固定资产报废时,报废这一经济事项使企业遭受的损失其实并不是账面上的购置资产的成本,而是已经减去各种损耗的资产的剩余价值。因此,我们要在累计折旧账户的借方进行登记,来冲平已经计提的折旧。销售固定资产时的登记原则与报废时类似。
二、累计折旧怎么算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但是,除土地外,固定资产又都是有使用年限的,企业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按期分摊到产成品成本或当期的费用中去,并从产品销售中收回,用以未来更新固定资产,这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四项:
(1)计提折旧的基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在西方一些国家,也有主张以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成本(或重估价)为依据计提折旧的。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提的折旧额。
(4)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比较复杂,在这里我们只对折旧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1)核算中的折旧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另一类是加速折旧法。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比如,一台设备价值200万元(假设没有净残值),可以用10年,每年的折旧费是20万元,折旧率就是10%.加速折旧法则不同,在加速折旧法下,前几年多提折旧,后几年少提折旧,与直线法相比,可以起到推迟的作用(注意不是逃税)。
(2)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开始用的是加速折旧法,以后各期都要用加速折旧法。企业由于特定原因确实需要更换折旧方法,还应当在当期的会计的附注中加以说明。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还有工作量法,它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视使用时间,而忽视了使用强度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