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受到威胁和恐怖袭击时,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威胁、恐吓行为违法,可报警处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轻者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处拘留并罚款。严重威胁、恐吓构成寻衅滋事罪,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并罚金。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此类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可处有期徒刑并罚金。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
威胁、恐吓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可以报警处理。
首先,威胁、恐吓行为轻者违反治安管理。威胁或者恐吓他人,已经对他人的人身造成威胁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要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其次,威胁、恐吓严重的构成了寻衅滋事罪。恐吓威胁他人,造成他人人身受到伤害,情节较恶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应对威胁恐吓的有效策略
应对威胁恐吓的有效策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轻易被威胁吓倒,理智思考。其次,及时报警并向相关权威机构汇报,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收集威胁证据,如文字、录音、视频等,以便提供给执法机构。此外,寻求法律援助和咨询,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保护措施。此外,与亲朋好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寻求情感支持和建议。最后,加强个人安全措施,如改变日常行动路线、增强住所安全等,以减少潜在威胁。综上所述,应对威胁恐吓的有效策略需要综合运用法律、安全和心理方面的手段,以保护自身权益和安全。
结语:威胁、恐吓行为违法,可报警处理。治安管理法规定,轻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罚款。严重构成寻衅滋事罪,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罚金。有效策略包括保持冷静、报警、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寻求情感支持和加强个人安全措施,综合运用法律、安全和心理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和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应对威胁和恐怖袭击的策略

《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了一系列违法行为,如恐吓、侮辱、诽谤、陷害、威胁等,对于这些行为,可以采取拘留或罚款等处罚措施。该法案的主旨在于通过报警解决这些违法行为,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查看全文

遭受威胁和恐怖时如何应对?

根据威胁恐吓程度的不同,处理方式有两种:情节轻微的建议注意人身安全并报警,最高可处以10日拘留和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涉嫌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被害人可撰写《刑事控告状》并提起刑事控告,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判...查看全文

恐怖袭击来临,如何应对?

恶意威胁行为可被行政处罚,被侵权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主张经济赔偿。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恐吓、侮辱、诽谤、陷害、威胁、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均可受罚。...查看全文

恐怖袭击如何应对:家庭篇

违法行为包括口头威胁他人人身安全、辱骂恐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293条,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受到威胁时如何应对?

应对威胁要打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向路人呼救求助,化解威胁,并按照老师的建议处理。校园欺凌是言语、书面、肢体动作的恐吓、威胁,碰到时保持镇静,采取迂回战术拖延时间,争取求救机会,保护人身安全。不激怒对方,用警示性语言击退对...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恐吓和威胁?

恐吓威胁他人行为可报警,公安机关可采取行政拘留措施,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恐吓威胁行为处罚: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罚款。构成犯罪者可定罪,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恶劣者:五年以上十年...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恐吓和威胁?

处理恐吓威胁他人的方式:1、轻微的可调解处理,达成协议不予处罚;2、调解未达成协议或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可处罚并告知可提起民事诉讼;3、恶劣行为可处拘留或罚款;4、威胁他人的行为如写恐吓信、侮辱、诬告陷害等,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威胁和恐吓?

受到威胁恐吓的办法:当事人可以立刻报警处理。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展开调查,确认情况属实的,应当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查看全文

面对威胁和恐吓,如何应对?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收到严重威胁恐吓的骚扰短信,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将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根据该法,写恐吓信、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诬告他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或打击报复、多次发送...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威胁恐吓

恐吓威胁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受到拘留或罚款处罚。恐吓威胁包括写恐吓信、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诬告他人、威胁证人及其近亲属、发送恶意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恐吓威胁?

遭受恐吓威胁应报警解决,警方可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治安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构成犯罪需追究法律责任,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可判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纠集他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可判有期徒刑并罚金。...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言语威胁和恐吓?

当受到严重骚扰短信威胁时,当事人可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处以拘留等行政处罚。具体行为包括写恐吓信、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诬告他人、对证人及其亲属威胁、多次发送干扰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等。...查看全文

遭受学校威胁恐吓,如何应对?

如果在学校受到威胁恐吓,可以向家长和老师报告情况。如果情况严重,涉及校园暴力,可以直接向公安派出所报案。公安派出所的职责包括收集情报、管理人口、管理特种行业和危险物品,以及预防治安灾害事故。警察办案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和破案,以追...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法律保护来应对受到威胁和恐吓?

恐吓行为的严重后果可能导致采取法律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恐吓他人的行为将受到行政拘留或罚款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遭受威胁和惊吓时如何应对?

被恐吓威胁时,受害方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部门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轻者拘留或罚款,重者涉及刑事罪名。恐吓行为者可能承担治安管理处罚,如拘留或罚款,严重者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查看全文

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和骚扰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被人威胁恐吓时应采取的处理方式,包括民事胁迫领域的处理和刑事犯罪领域的处理。如果威胁恐吓的程度达到完全剥夺被害人的意志自由,则可能构成抢劫罪,应当向公安报案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同时,文章也提供了被骚扰威胁时应采取的...查看全文

面对恐吓威胁,如何应对?

被人恐吓威胁时,当事人可立即报警,公安机关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理。违法行为包括写恐吓信、威胁人身安全、侮辱他人、捏造诽谤、诬告陷害他人、对证人及其亲属进行威胁、发送干扰信息、侵犯隐私等。这些行为将受到拘留、罚款等处...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威胁与恐吓?

本文讲述了威胁恐吓的处理方式。根据威胁恐吓的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收到的威胁恐吓是为了强迫签订合同,那么被威胁恐吓人可以以受胁迫为由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合同。这种情况下,属于民事胁迫领域的处理。如果威胁恐吓达到了刑事犯罪的...查看全文

结婚受到威胁,如何应对?

胁迫结婚如何处理?要收集证据!如果没有证据,法院可能驳回诉讼请求。胁迫行为必须达到让被胁迫者产生恐惧或实施身体/精神伤害的程度,并且具有违法性。胁迫者必须有故意,并导致被胁迫方不得不违背意愿同意结婚。救济方法有两种:向法院请求撤销...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分手时的威胁恐吓

情侣分手后,若有恐吓威胁行为,被恐吓方应立即报警,寻求警方帮助。恐吓方可能面临最高五日或五百元的罚款,严重情况下可能被拘留五至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