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狭义上的刑法

律师回答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叫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一、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怎样
刑法中存在不同的学说:
1、犯罪构成唯一根据说认为,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适用刑罚的根据,如果行为中缺少犯罪构成则应免除刑事责任。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我国部分学者的支持,后来逐渐被抛弃。
2、罪过说又有狭义说和广义说两种观点。狭义的罪过即犯罪的主观方面,广义的罪过还包括犯罪构成的情节与刑罚裁量的情节,认为广义的罪过是刑事责任的根据。
3、犯罪(行为)说主张,应将犯罪行为即犯罪本身视为刑事责任的根据。
4、社会危害性说,认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其主要理由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因而也是决定刑事责任产生的根据。
刑事责任的解穴根据: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具有的相对的意志自由。
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
是指从法律制度上行为人承担或者国家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决定因素。
二、刑法犯罪的意识形态是什么
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或者说罪过的内容,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必须认识的事实内容和必须具有的意志状态。(1)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其结果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或者说对与犯罪客体有关的事实及性质的认识。(2)行为人对犯罪的基本事实情况的认识,或者说对犯罪客观方面有关的事实的认识。行为人对犯罪基本事实情况的认识首先包括了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刑法犯罪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只有当刑法分则明确要求行为人对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事实也要有认识时,犯罪客观方面中的选择要件,才能构成特定犯罪罪过的内容。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行为人认识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即不要求认识刑事违法性。如果不认识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就不能构成罪过,不负刑事责任的话,那么就容易使有些人借口不懂法律逃避应负的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狭义的刑法是指

狭义的刑法是指刑法典。狭义刑法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 刑法有什么作用 1、管制。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查看全文

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什么

狭义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的审判活动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诉讼活动可以具体分为刑事...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律是指什么?

律师解答: 狭义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宪法在内。 当“法律”在狭义上使用时,它也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律是指什么

律师分析: 狭义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宪法在内。 当“法律”在狭义上使用时,它也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律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书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内容真实,形式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律是指什么?

法律解析: 狭义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宪法在内。 当“法律”在狭义上使用时,它也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律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书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内容真实,形式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查看全文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

法律解析: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对于已经确定具体内容的法律文书,基于这些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行为标准和权利义务,实现强制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限制或约束,确保公平正义的一种行为方式。法律的执行主要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在不同领域...查看全文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

法律解析: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对于已经确定具体内容的法律文书,基于这些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行为标准和权利义务,实现强制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限制或约束,确保公平正义的一种行为方式。法律的执行主要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在不同领域...查看全文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

律师解答: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对于已经确定具体内容的法律文书,基于这些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行为标准和权利义务,实现强制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限制或约束,确保公平正义的一种行为方式。法律的执行主要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在不同领域...查看全文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

律师分析: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是指对于已经确定具体内容的法律文书,基于这些法律文书所规定的行为标准和权利义务,实现强制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限制或约束,确保公平正义的一种行为方式。法律的执行主要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在不同领域...查看全文

什么是法规监督(狭义)?

律师解答: 《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狭义的法律监督主要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等实施某种诉讼行为或不实施某种诉讼行为是否合法的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查看全文

刑诉法近亲属狭义解释是什么

一、刑诉法的近亲属指什么人 1、近亲属一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近亲属在不同的法律中的范围是不同的。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查看全文

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规指的是?

律师解答: “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查看全文

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律指的是

广义上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而狭义上的法律,则仅指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他们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查看全文

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规指的是?

法律解析: “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规监督?

律师解答: 所谓狭义法律监督,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即检察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所进简称检察监督。我国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的专门监督所进行的法律监督,显然是指狭义法律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查看全文

狭义的法规监督?

法律解析: 所谓狭义法律监督,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即检察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所进简称检察监督。我国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的专门监督所进行的法律监督,显然是指狭义法律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查看全文

广义的法规和狭义的法规?

律师解答: 1.广义上的法律(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还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2.狭义上的法律,仅指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查看全文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的主体是国家()

法律分析: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法律执行,简称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法指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的活动。通常作狭义解。 ...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杨立群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12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