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拘留审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外国人拘留审查的主旨是对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外国人进行进一步调查,以确定其嫌疑。拘留审查的步骤包括出示决定书、询问和解除拘留。拘留审查的期限一般为30日,复杂案件可延长至60日。外国人可以被拘留的情形包括非法出入境嫌疑、协助他人非法出入境嫌疑、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以及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
一、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步骤有哪些
外国人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可以拘留审查。
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询问。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审查。
拘留审查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拘留审查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二、公安机关对外国人拘留审查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
对外国人拘留审查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六十日。
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
三、外国人具有有哪些情形可以拘留
审查外国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拘留审查:
1.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2.有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3.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
4.有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
延伸阅读
结语:针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当外国人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经过盘问后仍存在嫌疑,需要进一步调查时,可以进行拘留审查。在实施拘留审查时,必须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24小时内进行询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情况,应立即解除拘留审查。拘留审查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但对于案情复杂的情况,可以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延长至60日。对于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拘留审查期限从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章 调查和遣返 第六十条 外国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可以拘留审查。
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询问。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审查。
拘留审查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拘留审查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第二章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引渡 第七节 引渡的过境 第四十六条 引渡的过境由过境地的公安机关监督或者协助执行。
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过境请求国的请求,提供临时羁押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第二章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引渡 第四节 为引渡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第三十二条 高级人民法院收到引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后,对于不采取引渡逮捕措施可能影响引渡正常进行的,应当及时作出引渡逮捕的决定。对被请求引渡人不采取引渡逮捕措施的,应当及时作出引渡监视居住的决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步骤有哪些

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的步骤有哪些      外国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查看全文

诉讼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起诉是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包括提交诉状、受理通知、交换证据、答辩状、开庭审理、判决宣布、判决生效执行等步骤。起诉权归属于有管辖权的公民或法人,目的是追究被告人的刑事定罪判刑或经济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了解继承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继承房屋过户的主旨: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继承房屋的过户需要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提交相关材料,经过查验后办理过户手续,并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在30个工作日内办结登记手续,完成登记后向申请人核发证书或登记证明...查看全文

对外国人实施拘留审查政策回顾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将适用中国刑事诉讼法进行拘留审查。如果外国人享有外交特权,则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根据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中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查看全文

详解工商注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股权确认书工商登记流程:申请人向工商局提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后,工商局当场决定是否准予登记,并发放相关通知书。申请人凭通知书到发照窗口换发变更登记通知书。...查看全文

对外国人拘留审查的程序

法律分析: 外国人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可以拘留审查。   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询问。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查看全文

对外国人刑事拘留审查程序?

律师分析: 一、对外国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决定或者执行拘留、逮捕后,应当在四十八小时以内层报省级公安机关,同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大涉外案件应当在四十八小时以内层报公安部,同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的关键步骤

刑事案件物证提取程序包括勘验检查、搜查和扣留。根据刑事诉讼法,侦查人员有权对犯罪嫌疑人及相关人员的身体、物品、住处等进行搜查,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提供相关证据。...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实施步骤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用于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执行时,要求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随传随到。在此详细解答取保候审的执行方式。...查看全文

二审程序浮出水面:刑事诉讼中的关键步骤

被告人、自诉人和其代理人可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辩护人和近亲属需得到被告人同意方可提起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可对一审判决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起上诉;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可剥夺;地检院认为一审判决有错误时可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查看全文

外国人拘留审查的操作流程概述

外国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被拘留审查,期限不超过30日,复杂案件可延长至60日。对于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未满16周岁或已满70周岁等情况的外国人,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期限不超过60日。对于符合遣送出境条件的外国人,可...查看全文

关键步骤与程序指南"

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程序及要求:必须有逮捕证,出示给被逮捕人并要求签字或按手印;逮捕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逮捕的要立即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异地逮捕需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并提供相关文件材料;释放或变更措施时需通知人民...查看全文

清算程序的实施步骤

公司清算的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接管公司、清理公司财产、接管公司债务、设立清算帐户、通知或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处理未了结业务、参与诉讼活动、处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制定清算方案、确认并实施清算方案、提交清算报告、办理...查看全文

协议实现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包括正确理解行为性质和后果以及独立表达意思的能力。其次,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即表意人的行为必须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第三,合同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即不得违反法...查看全文

解析:财产分割协议公证的关键步骤与技巧

财产分割协议公证的主旨是:财产分割协议公证的管辖权由当事人住所地、财产分割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负责,涉及不动产的分割应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处负责。申办财产分割协议公证需提供身份证明、共有财产产权凭证、财产分割协议草本等材料。申办时需...查看全文

外国人拘留审查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外国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被拘留审查,期限最长为3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至60天。对于不适用拘留审查的外国人,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期限最长为60天。外国人有被遣送出境的情形,被遣送后一至五年内不得入境。对于对上述措施不服的外国人,可以申...查看全文

拘留前的程序与步骤

行政拘留的执行分为即时执行、暂缓执行和不予执行三种情况。即时执行需要开具通知书,由民警送达拘留所执行;暂缓执行需要法制部门审查申请,评估社会危险程度,批准后填写审批表和决定书;不予执行需要确认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填写审批表并提出建议...查看全文

施工合同的关键要素分析

施工合同的核心内容包括发包人与承包人条款、工程名称和范围、施工准备、组织设计和工期、工程质量和检验、价款及支付、材料和设备供应、竣工验收与结算、违约责任和索赔、保修责任等。...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实施的具体步骤

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时,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取保候审时,犯罪嫌疑人需要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查看全文

遗产分割的程序具体实施步骤有

夫妻共同所有财产分割,先分配一半给配偶,其余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人需清偿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遗产分割应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保护他人合法权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