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继承权如何划分?

律师回答
摘要:国家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但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均等。遗产继承顺序按照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在财产继承权的认定上,遗嘱确定继承人,无遗嘱按法定继承人处理。继承人的继承权比例应协商处理,如果无法协商可申请行政仲裁或调解。
一、财产继承权的分配比例是什么?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民法典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①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②不尽扶养义务;③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范围主要是生活资料,也包括法律允许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
二、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国家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但是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财产继承权的认定是按照有遗嘱的依据遗嘱确定的继承人,无遗嘱的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来进行处理,但涉及到不同情况下,各继承人的继承权比例,应当协商进行处理,如果无法协商的,可以申请行政仲裁或者调解。
延伸阅读
结语:在财产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平均分配遗产。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份额可以不均等。特殊情况包括对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给予照顾,对尽了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以及有扶养能力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少分或不分。遗产继承顺序按照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如继承人在继承权比例上存在争议,应协商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行政仲裁或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遗产继承权如何划分?

遗产继承分配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继承,但特殊困难或无劳动能力者可照顾,对扶养义务履行者可多分,不履行者可少分或不分。法定继承人分配遗产时需注意: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仅在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继承。同一顺序继承...查看全文

老人财产继承如何划分?

律师分析: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划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查看全文

老人财产继承如何划分

法律分析: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划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3、对被继承人尽...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权益如何划分?

再婚买房死后财产分配:法定继承人均等继承,再婚时应先分配配偶一半财产。婚后财产分割可通过友好协商约定,离婚时需考虑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查看全文

财产继承权如何分配

法律分析:财产继承权分配的规定是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分配;没有协议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分配;没有协议和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分配。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查看全文

房屋遗产继承权如何划分?

房产继承需先公证再办手续,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死亡证明、继承人证明、身份证明和房产证等。若继承人不止一人且只过户给其中一人,需其他人书面同意放弃继承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还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书、继承公证等资料。费用方面,继承公证...查看全文

继承权的财产如何分配

继承权按照顺序由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查看全文

房产继承权的顺序如何划分

法律分析:房产继承方式的顺序:遗赠抚养协议、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房产继承权的顺序:第1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2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1顺序继承人继承,第...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人的权益如何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遗产一般均等分割,但对有特殊困难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但不尽义务的可少分或不分;继承人协商也可不均等。...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权如何划分?

法定继承应当均等分配,但对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应予照顾;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多分;不尽义务的应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财产遗产分割时,一半归配偶所有,其余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与家庭共有财产要区分;个人债务与家庭共同债务也要区分。...查看全文

继承的遗产如何划分

转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划分方式: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有特殊情况的,按照特殊规定处理。例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一、第一继承人分配比例占多少继...查看全文

夫妻财产继承权划分原则

本文介绍了夫妻遗产继承顺序规定以及夫妻间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夫妻间的继承权是合法婚姻为前提的,而夫妻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尚未同居生活或同居时间很短一方死亡时,应确认其享有继承权。同时,法定无效婚姻以及离异后未办理复婚手续...查看全文

继承财产如何分配

继承财产如何分配 继承遗产时遗产怎么分配要依据继承的方式而定,遗嘱继承的按遗嘱要求分配,法定继承的继承人之间平均或者协商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遗产分配的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查看全文

财产如何分配继承

财产的分配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如果有遗嘱,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分配。如果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的继承顺序进行分配。对于有生活困难又没有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可以予以照顾,在分配时适当多分。继承人之间可以协商分配金额,如果协商不成,可...查看全文

继承财产如何分配

法律分析: 继承财产分配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查看全文

继承财产如何分割

在同一顺位继承人之间,一般均等分割。有抚养能力而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少分或不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体现尊老爱幼。同时,生活困难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继承人也应予照顾。...查看全文

财产继承如何分割

法律分析: 财产继承的分割:先对财产进行解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应当要先进行分割,将属于配偶的先分割出来,再将剩余财产当作遗产分割。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查看全文

继承财产如何分配

财产继承方式有法定、遗嘱和遗赠扶养等,不同方式效力不同。继承遗产有纠纷,分配应根据继承方式。一般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查看全文

财产如何分配继承

法律分析:财产的分配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如果有遗嘱,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分配。如果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的继承顺序进行分配。对于有生活困难又没有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可以予以照顾,在分配时适当多分。继承人之间可以协商分配金额...查看全文

继承财产如何分配

法律分析:财产继承的分配:1、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分配;2、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分配;3、没有遗嘱或者协议的,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一般应当均等分配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立杰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4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