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户口的落户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苏州租房落户政策放松,租客可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保障租客权益。同时,苏州与南京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居住证和社保年积累互认,促进苏南市场人口流动。这些政策调整将优化落户功能,放松租售同权和户籍政策,实现更有序的管理。
1、租房落户政策放松
此次政策明确,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破除隐形门槛。从这一点表述可以看出,苏州落户政策更加灵活有效。后续租房落户的政策打通,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真正保障租客的权益。客观上这也使得后续各个租赁的环节也会有所调整,即优化落户的功能,将租售同权和户籍政策放松进行结合。
2、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
此次政策明确,实施省内特大城市苏州与南京在积分落户时,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积累互认。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类似规定,实际上对于苏南市场的人口流动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社保等可以互认,那么后续人口流动的鼓励减少,客观上也使得户籍政策的管理更加有序。
延伸阅读
苏州户口申请所需材料和流程是什么?
苏州户口申请所需材料和流程是指个人在苏州市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所需要准备的相关材料和办理流程。根据苏州市公安局的规定,一般需要提供以下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迁移证明、户口簿、居住证等。具体的材料要求可能会因个人情况而有所差异。办理流程一般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交材料、现场核验、审批等环节。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变化,建议前往当地公安局户籍管理窗口咨询或查询相关信息。办理户口登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但成功后将享受到苏州市户籍的各项权益和福利。
结语:苏州租房落户政策的放松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的实施,为苏州市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会。租房落户政策的灵活性和租售同权的结合,保障了租客的权益,同时也促进了租赁市场的优化调整。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的推行,使得苏南市场的人口流动更加顺畅,社保互认的措施也有助于户籍政策的有序管理。对于申请苏州户口的人来说,准备必要的材料并按照相关流程办理,将享受到苏州市户籍的各项权益和福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苏州落户口的条件2024

通过人才引进安置政策,户口可在一个月左右转到苏州。申请条件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国外取得学位的留学生;具有中级职称或学士学位,男性四十岁以下,女性三十五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苏州市毕业生、本科生...查看全文

苏州入户口的条件2024落户

法律分析:办理苏州户口由苏州公安机关受理的: 1、在市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查看全文

在苏州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在自己需要迁移户口的时候,需要向当地的派出所或者是村委会提交一下申请,在经过同意之后自己会得到一个证明,那么具体迁移户口的条件是怎样的? 苏州户口迁入条件2022是什么 办理苏州户口由苏州公安机关受理的: 1、在市区个人投资...查看全文

苏州落户条件2024

通过人才引进安置政策,户口可在一个月左右转到苏州。申请条件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国外取得学位的留学生;具有中级职称或学士学位,男性四十岁以下,女性三十五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苏州市毕业生、本科生...查看全文

落户苏州要求什么条件?

律师解答: 在市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落户苏州要求什么条件?

法律解析: 在市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落户苏州需要什么条件2021?

律师分析: 落户苏州需要的条件分为购房落户、人才落户和积分落户三种。其中人才落户可以通过学历和社保进行落户。人才落户的流程快并且条件低。本科是可以直接落户的,大专可以通过社保进行落户;技能人才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进行落户。 【法律...查看全文

落户苏州需要什么条件2021

法律解析: 落户苏州需要的条件分为购房落户、人才落户和积分落户三种。其中人才落户可以通过学历和社保进行落户。人才落户的流程快并且条件低。本科是可以直接落户的,大专可以通过社保进行落户;技能人才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进行落户。 【法律...查看全文

落户苏州需要什么条件2021

落户苏州需要的条件分为购房落户、人才落户和积分落户三种。其中人才落户可以通过学历和社保进行落户。人才落户的流程快并且条件低。本科是可以直接落户的,大专可以通过社保进行落户;技能人才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进行落户。...查看全文

苏州户口转入条件是什么?

苏州户口转入条件及办理材料:条件包括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留学人员、中级职称及本科学历且年龄限制等;办理材料根据购房或投资落户分别提供身份证明、房产证、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参保证明等不同材料。...查看全文

广州户口落户条件

广州市户口迁入条件有哪些?一般来说,外地人员将户口迁入广州的话,可以通过走积分、走技能、人才引进、本科学历毕业等方式,不同入户方式,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不一样,其中积分入户需要满60分,并且社保要缴满4年。 走积分入户 需要具备以下6...查看全文

苏州户口落户政策

法律分析:主要包括人才引进,积分入户,房产落户等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查看全文

苏州户口落户政策

法律解析: 主要包括人才引进,积分入户,房产落户等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查看全文

苏州户口落户政策

法律解析: 主要包括人才引进,积分入户,房产落户等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查看全文

苏州迁户口条件

法律分析:(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2)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3)具有中级职称或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查看全文

苏州迁户口条件

法律解析: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2)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 (3)具有中级职称或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4)被单位合法聘用(经...查看全文

苏州迁户口条件?

律师分析: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2)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 (3)具有中级职称或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4)被单位合法聘用(经...查看全文

苏州迁户口条件

法律分析:苏州迁户口条件:_x000D_ 1、人才落户的,只要是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都可以申请落户;_x000D_ 2、配偶和未成年或者失业未婚子女可以随亲属落户;_x000D_ 3、在当地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落户...查看全文

人才落户苏州需要什么条件

苏州人才引进落户流程简述:申请人登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网上平台,填报预申请信息并提交材料。机构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预审结果,符合要求的将出具调档函并告知公示程序。...查看全文

苏州户口迁入条件2024是什么

苏州户口迁入条件2022是什么 办理苏州户口由苏州公安机关受理的: 1、在市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赵燕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合伙人律师房屋拆迁、房屋拆迁

已服务20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