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按年度给予补贴,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15年。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就可以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根据人力社保部门的规定,参保残疾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未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延期缴费5年;延期缴费5年后仍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一次性补足差额年限的保险费,其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不变。
残疾人保障法中的残疾人指哪些人?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残疾人共分为八类:(1)视力残疾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人;(2)听力残疾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人;(3)言语残疾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的人;(4)肢体残疾人,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的人;(5)智力残疾人,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的人。此类残疾人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6)精神残疾人,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并由于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人;(7)多重残疾人,是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的人;(8)其他残疾的人,是指没有归到上述类别的残疾人,如心肺残疾人、脑瘫残疾人。
老人怎么赡养最合适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应当在经济上对老人进行供养,在生活上照料,在精神上慰藉,应当尊重关心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残疾人离婚孩子判给谁?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一般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争取。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判决归属女方的几率会大些。因为孩子正处于哺乳期,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判由女方抚养;第二、两周岁至十周岁的子女,法院一般会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结合夫妻双方的经济收入、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子女与父母一方的依赖和紧密程度等因素综合判定;第三、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还需要考虑子女的意愿。所以不管残疾与否,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主要评定的标准,是归谁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残疾人因残疾导致生活困难,只是在财产方面能够获得适当的帮助。
抚养费的数额多少最合适
确定抚养费数额时,双方可先行协商,若能协商一致的,法院会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来确定。如果双方就抚养费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会参考双方分居期间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数额,如果没有支付抚养费或者没有分居,那么则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
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
50%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并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残疾人离婚可以获得抚养权吗?
我国法律并没有残疾人离婚抚养权优先的说法。法院一般会对双方的各种条件进行比较,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原则判决,如果孩子在两周岁以内,原则上判决给女方抚养,两周岁以上,根据对孩子成长最有利原则判给一方抚养,另一方负责支付一定的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