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罪立案标准

律师回答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四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

(四)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二、如何区分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

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在行为上有相似之处,因为行为人通过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破坏生产经营的同时,必然毁坏公私财物,尽管如此,两者仍有本质区别,应当注意区分:

1、主观的目的不同。

(1)本罪采用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手段,虽然会造成财物的毁坏,但这不是行为人的目的,行为人的目的是通过上述手段来毁坏生产经营,进而达到自己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的不法目的。

(2)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仅仅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而后罪其目的就是将公私财物加以毁坏,使其部分甚或全部丧失价值或使用价值。

2、所侵害的对象不同。

(1)本罪的对象是特定的财物,即与生活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已经投人使用的机器设备、服役期间的耕畜等。而正是通过这些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财物的毁坏进而实现破坏生产经营的意图。

(2)倘若与生产经营无关,如在仓库中备用或闲置不用的财物,即使是机器设备,亦不能成为本罪对象,但可以构成故意破坏财物罪的对象,后者还包括生活资料。

3、直接客体不同。

(1)本罪所侵害的是国有的、集体的以及个人的生产经营工常活动;

(2)而后者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侵害,而这里生产经营的范围涉及面就很广了,包括了农业、渔业、工业、林业等,而与这些产业存在密切联系的行业,如建筑业、商业等等,其实也是处于这样生产经营的范围之内的。而在主观上面,明确要求了只能是出于直接故意,也就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泄愤报复或者其他出于个人恩怨的目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罪立案标准

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查看全文

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罪立案标准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法》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虚...查看全文

扰乱秩序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方能构成本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方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查看全文

单位秩序扰乱罪立案标准

单位秩序扰乱不属犯罪,但违法行为会受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扰乱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工具秩序等行为会受警告、罚款或拘留处罚。对聚众实施扰乱行为的首要分子,处罚更为严厉。...查看全文

扰乱单位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扰乱单位秩序,不构成犯罪,不会被立案侦查,但是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或者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的立案标准为: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聚...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查看全文

扰乱社会秩序罪立案标准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导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和科研无法进行,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立案标准:第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且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第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解析: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查看全文

扰乱社会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扰乱社会秩序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的,就可以犯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构成扰乱社会秩序罪的,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1、随意制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声誉以及名誉,给他人造成巨大损伤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2、广告商家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以及消费者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3、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查看全文

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案标准有: 1.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 2.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 3.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 4.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查看全文

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罪立案标准

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查看全文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刑法未规定扰乱单位秩序罪,但规定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该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实施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经公安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接到举报的...查看全文

扰乱法庭秩序罪案件立案标准

现行刑法对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立案规定及其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扰乱法庭秩序罪是一种独立罪名,对严重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进行专门规定,与扰乱社会秩序罪有所区别。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而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为社会公共秩序。...查看全文

扰乱生产经营秩序治安处罚?

律师分析: 破坏生产经营案,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查看全文

聚众扰乱单位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方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查看全文

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立案标准: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第二百九十...查看全文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