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法定监护人是父母,虽然父母离婚,孩子一般只能与父亲或者是目前生活在一起,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父母的监护权。故此即使离婚后已经确定了孩子的抚养权,但是若对方并没有履行监护职责,此时可以请求变更监护人。
离婚后孩子法定监护人是父母,父母是未成年的第一顺序的法定监护人,即是夫妻离婚,除非有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监护权的行为的,父母依旧是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不会因为离婚就取消监护资格的。但,通常在夫妻离婚的情况下,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是跟随拥有抚养权的一方走。即哪一方拥有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则就相对的拥有了监护权,成为法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保证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对财产的处理还有所欠缺,监护人可以依法对其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为保证被监护人健康成长,监护人必须负责其教育工作。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被监护人在外行为可以说与监护人的照顾息息相关,根据民法规定,监护人承担被监护人引起的民事责任。
由以上信息可以知道,监护和抚养权不是一回事,父母即使离婚后,对孩子的监护义务不变,依然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当然,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丧失监护资格,这个可以取消并变更监护人的。在行使监护权的过程之中,衍生出来的各项权利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