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情节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律师回答
摘要:自首情节是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甚至免除处罚。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符合自首情节的条件,但如实供述罪行并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也可获得从轻处罚。
关于自首情节的认定与处理的规定是: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自首情节的法律界定与适用范围
自首情节是刑事法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自愿向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现出悔罪态度的情况。自首情节的法律界定与适用范围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会考虑以下因素:自首的时间、自首的方式和自首的真实性。法律界定自首情节的目的是鼓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勇于面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并能及时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工作,以期对其犯罪行为作出适当的刑事处罚。
结语:自首情节是刑事法律中的重要概念,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表现出悔罪态度。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自首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自首情节的法律界定因国家或地区而异,但通常考虑自首时间、方式和真实性。法律旨在鼓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勇于面对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以期获得适当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首与立功的司法实践

共犯人的自首和立功在成立要件和法律效果上存在差异。自首要求共犯人如实供述同案的犯罪事实,而立功要求供述与本人不同案的犯罪行为并经查证属实,或者协助抓获同案犯。自首可获得相对从宽处罚,甚至免除处罚;立功则可减轻或免除处罚,程度取决于...查看全文

司法实践对自首的认定

法律分析:司法实践对自首的认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这一点的理解,应该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自己主动、直接地投案,同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为自首。这一规定,其中包括两点:犯罪以后...查看全文

自首与立功的司法实践与理解

自首和立功是法定量刑情节,但在成立要件和法律效果上有所不同。自首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立功是揭发他人犯罪或提供重要线索,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自首对事不对人,立功对人不对事,具体处罚程度根据犯罪轻重和具体情...查看全文

自首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探讨

自首的情形包括: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后主动交代罪行、逃跑后被通缉追捕中主动投案、正在投案途中被捕、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等;但若在后续诉讼阶段供述反复,只要有其他证据证明犯罪行为成立,仍应定罪...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的权衡

公司实施的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对犯罪起指挥、组织、决策作用的人员,主要是公司高管。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直接实施犯罪的人员,包括从业人员或工作人员。...查看全文

我国自首法律实践与探索

自首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可从...查看全文

抢劫罪加重情节的审判实践与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及持枪抢劫的定义和认定标准。其中,入户抢劫指进入他人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实施抢劫行为,包括封闭的院落、渔船等。...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我国《刑法》规定,集资诈骗罪不可判处死刑,但情节严重可判无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新规定要求对非法集资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行为立案追诉。...查看全文

最新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抗税罪的量刑标准为拒不缴纳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同罚金。以暴力、威胁方式拒缴税款者,量刑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同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查看全文

探究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拒不执行判决罪的立案标准及刑罚:行为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抗拒执行,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累犯、犯罪团伙首要分子、可能处以3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但抢劫罪量刑可以根据特殊情节从轻、减轻处罚,如果抢劫涉及家庭成员或近亲属的财务困境、生活所迫、学习或治病急需等情况,最终刑罚可能低于三年有期徒刑,从而可能具...查看全文

回顾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开车撞死人最高判七年,驾驶撞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考虑肇事者是否赔偿、被害人理解等。肇事者态度良好可判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1、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犯罪事实、互相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犯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或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及轻微伤、经济损失2千元以上、三次以上或三人以上交易的,应立案追诉。同时,以暴力胁迫他人借贷属于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强迫交易罪责任,并根据其他...查看全文

赌博罪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刑法中与赌博相关的罪名主要是聚众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以营利为目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累计达到一定数额或参赌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以及组织公民赴境外赌博等行为均构成聚众赌博罪;而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界定与司法实践探讨

猥亵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的淫秽行为,而强奸则是使用暴力或威胁等手段违背被害人意愿的性行为。猥亵可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强奸则构成强奸罪。...查看全文

法律认定与司法实践"

强迫卖淫罪的认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性权利、违背他人意愿、使用暴力或胁迫等手段迫使他人卖淫、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故意且为直接故意。...查看全文

受贿罪司法实践与法律规定

单位和个人在经济往来中收受回扣、手续费等名义的贿赂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罚金和刑罚,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死缓与死刑的司法实践与法律规定

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方式有所不同。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死缓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死刑需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一律处死,死...查看全文

各种情况下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刑事案件一审可能出现二次开庭的情形,分为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延期审理包括需要通知新证人、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勘验等情形;中止审理包括被告人患病无法出庭、脱逃、自诉人患病无法出庭等情形。中止审理后,当原因消失时应恢复审理,中止期间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