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放高利贷有哪些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高利贷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超过法定利率、计算复利、扣除利息减少借款、以他人资金放高利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通知,高利贷是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虽然刑法中没有高利贷罪名,但触犯刑法的放高利贷者将承担刑事责任。
高利贷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1、借贷利率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
2、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
3、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出借人等于减少了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变相地提高了利率,
4、以他人资金转手高利出借。
放高利贷有以下后果: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是不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严厉打击,可知是违法的。
3、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只是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高利贷的危害及如何避免
高利贷是指利率极高的贷款形式,其危害不容忽视。首先,高利贷会给借款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可能导致债务无法偿还,甚至陷入破产的境地。其次,高利贷常常伴随着不合理的追债手段,如威胁恐吓、暴力催收等,给借款人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为避免高利贷的危害,首先要提高风险意识,审慎选择借款渠道,避免盲目借贷。其次,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借款合同合法合规。此外,建议积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合理规划支出,避免过度依赖借款。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高利贷问题,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避免高利贷的危害,保护自己的财务安全和人身安全。
结语:高利贷的危害不可忽视。首先,借款人承担沉重经济负担,甚至可能破产。其次,高利贷常伴随不合理追债手段,对借款人造成心理和身体伤害。为避免高利贷危害,需提高风险意识、审慎选择借款渠道。了解法律法规、合规借贷合同也至关重要。建议积极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合理规划支出,避免过度依赖借款。若遇高利贷问题,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权益。通过以上措施,保护财务和人身安全,避免高利贷危害。
法律依据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高利贷的情形有哪些?放高利贷会有哪些后果

高利贷的情形如下:1、借贷利率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2、计算复利;3、以他人资金转手高利出借。放高利贷的后果如下:1、高利贷是不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严厉打击,可...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高利贷是指借贷年利率超过36%的行为。计算复利是高利贷的一种常见形式,但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会提高实际利率。禁止以他人资金转手放款。在法院认定利率超标后,先收取的高利息可抵充未偿付的合法部分。不同...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有哪些后果?

律师分析: (1) 高利贷的利息约定过高,造成借款人负担过重(2) 高利贷催收含有暴力性质,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3) 高利贷行为的随意性,存在较大的风险,因借款不能按时归还而引发的纠纷和案件有所增加,影响了社会的稳定(4) 高...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表现有哪些

一、高利贷的情形有:1、借贷利率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2、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形式有哪些

高利贷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一)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二)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将利息计...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高利贷的表现形式:(一)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二)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表现形式

高利贷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一)、借贷利率超过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二)、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查看全文

什么是高利贷?高利贷的情形有哪些?

高利贷的情形及后果:高利贷是指借贷利率超过法定标准的行为,包括计算复利、扣除利息、以他人资金转手放贷等。超过规定的利率属于高利贷,违法且受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将导致不受法律保护,可能触犯刑法并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情形有哪些

一、高利贷的情形有:1、借贷利率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2、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查看全文

高利贷放高利贷有什么后果

下列情形属于高利贷:借款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逾期的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放高利贷的后果是,对于该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护,借款人可以不清偿。一、个人借款利率怎么确定...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流程有哪些

法律分析:放高贷流程有哪些1、双方签署一个借款合同,双方各执一份。2、实际借款后要求对方再向你单方出具一份收据。3、合同中约定的利息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四倍,超过即为高*贷性质,超出部分法...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 1、私人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的人都有哪些

高利贷主要涉及三类群体,包括普通人家、国家公职人员和专门从事投资融资的民间机构;高利贷的定义因地域和文化背景而异,超过20%的利率被普遍视为高利贷,但这种定义忽略了市场供求和契约环境的影响。...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犯法吗,放高利贷有哪些注意事项

法律解析: 单纯的放高利贷,本身违法但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查看全文

有哪些形成高利贷的标准?

构成高利贷的标准是,超过借贷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由于高利贷是违法的,因此当事人可以不支付该部分利息,但是合法部分的利息,仍需要支付。一、民间利息最高多少不违法只要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合同...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的主要有哪些人?

律师分析: 一个是较为富裕、有一定积蓄的普通人家,这个族群比较分散,财力也不怎么雄厚,放贷指向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居民和个体工商业者,放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之内,收益率大约为年息l0-20%之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的主要有哪些人

法律分析:一个是较为富裕、有一定积蓄的普通人家,这个族群比较分散,财力也不怎么雄厚,放贷指向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居民和个体工商业者,放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之内,收益率大约为年息l0-20%之间。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的主要有哪些人

法律解析: 一个是较为富裕、有一定积蓄的普通人家,这个族群比较分散,财力也不怎么雄厚,放贷指向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居民和个体工商业者,放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之内,收益率大约为年息l0-20%之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发放高利贷者有哪些人群

当前,发放高利贷者主要有三大类群:一个是较为富裕、有一定积蓄的普通人家,这个族群比较分散,财力也不怎么雄厚,放贷指向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居民和个体工商业者,放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之内,收益率大约为年息10-20%之间...查看全文

认定为高利贷的情形有哪些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四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