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司法解释细化正当防卫制度规则,什么情况构成正当防卫?

律师回答

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发布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其中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我们常常能听说“正当防卫”。那么到底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呢?
什么是正当防卫
关于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而构成正当防卫,需要满足起因、时间、主观、对象、限度五个条件。

关于防卫过当:刑法规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民法典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关于特殊防卫: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是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暴力犯罪中做出反击,不负刑事责任。此类暴力犯罪达到了可致使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程度,因此在面对这些严重的暴力犯罪时,难以要求防卫人在处于紧张、恐慌的状态下还能理智、客观地判断其防卫行为是否过当。在实践中,许多被认定为防卫过当的案件都是由于暴力犯罪的程度尚未达到严重程度,故并未适用特殊防卫条款。
司法解释
      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应当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因素判断。
      经审理,正当防卫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正当防卫人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正当防卫人在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范围内承担部分责任;实施侵害行为的人请求正当防卫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不能证明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仅以正当防卫人采取的反击方式和强度与不法侵害不相当为由主张防卫过当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形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
      例:李四先动手打张三,张三觉得不甘心打回去,此时张三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但因琐事发生争执,双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发打斗,对于有过错的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或者一方先动手,在对方努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仍继续侵害的,还击一方的行为一般应当认定为防卫行为。
2、想象的不法侵害的侵害行为。
      例:张三以为李四举手要打自己,但李四只是想打个招呼,如果张三因此打了李四,那么该行为不能称作是正当防卫。
3、对尚未开始的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
      例:李四说要揍张三,但一直没有实施,张三先下手为强,此时张三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例:李四打了张三,张三几天后报复回去,此时张三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例:李四打了张三,张三反击了无关的赵五,此时张三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例:李四打了张三后意外摔倒昏迷,张三趁此机会揍李四,该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例:张三故意激怒李四,让李四对自己出手后反击,该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8、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例: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实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对紧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9、开始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该行为可能涉嫌防卫过当。

遇到威胁如何自救
      遇到不法侵害,具备条件的还应优先选择报警等方式解决矛盾、防范侵害,尽可能理性解决争端。如果情况不允许,则尽量采用钝器防御,在合理限度内反击,切勿做出手持锐器主动攻击重要部位等行为,否则可能涉嫌防卫失当。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正当防卫让公民在受到侵害时可以保护自己,但公民也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不能滥用法律赋予的正当防卫权利。

见义勇为,如何保护自己
      如果看到不法分子在行凶,如何保护自己又帮助他人?
      见义勇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正当防卫。但是见义勇为一定要把握好度,不可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同时,也鼓励见义智为。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请衡量自身的能力,选择最好的方式,比如拨打110,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如今,制止家暴也是一种见义勇为行为。3月1日,《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施行,其中规定,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可认定为见义勇为。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逐步完善的法律规定
让正义“不委屈也可以求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什么情况构成正当防卫

法律分析:满足以下情况属于正当防卫:1、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2、防卫必须是针对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最新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最新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查看全文

最新司法解释正当防卫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最新司法解释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制止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只有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时,才可能负刑事责任。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构成正当防卫

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素的情况下构成正当防卫:1、非法侵权的原因:必须是客观的非法侵权。违法是指法令不允许的,其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对精神病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2、时间条件下:非法侵权正在进行...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构成正当防卫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的构成情形根据《刑法》的规定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最新司法解释2024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要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 2、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而进行的防卫; 3、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 4、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会构成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当防卫是什么 《刑法...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关键是防卫是否过当。如防卫不过当,不会判刑。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新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人民法院最近发布了新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正当防卫的限度。如果正当防卫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则不会承担责任。如果超过限度,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如果侵害者要求正当防卫者承担全部责任,则不会得到支持。...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新规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新规内容:对妨害安全驾驶等违法犯罪行为可实行防卫;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挑拨不应认定为防卫行为;界分防卫行为与相互斗殴,要看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防卫过当应...查看全文

什么是正当防卫?哪些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不负刑事责任,但若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应负刑事责任。对严重暴力犯罪进行防卫行为,造成不法...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算正当防卫

法律分析:属于正当防卫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算正当防卫?

律师分析: 属于正当防卫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最新解释是什么

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个人安全,可以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责。对严重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伤亡也不负刑责。...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下构成正当防卫

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素的情况下构成正当防卫:1、非法侵权的原因:必须是客观的非法侵权。违法是指法令不允许的,其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对精神病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2、时间条件下:非法侵权正在进行...查看全文

什么是正当防卫,构成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条件和防卫过当的情形。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而进行的防卫;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是什么?正当防卫构成条件有哪些?

正当防卫的主旨是:在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具备防卫意识的人可以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但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是指允许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的上限,要求防卫人的防卫行为既正好足以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又没有给不法侵害人造成合理范围外的重大损害的情形。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