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证人时,侦查人员应如何确保其真实性?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询问证人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询问顺序和时机,拟定询问提纲,确定调查取证的检察人员。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询问证人的方法,包括核对基本情况、告知义务和法律责任、系统详细叙述、提问不清楚的问题、避免提示和引导、提供翻译和法定代理人、记录询问笔录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是指所有知道情况的人,但不包括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的人。询问证人前应做如下准备工作:1.确定询问证人的顺序和时机。一个具体案件,往往会有很多证人。在询问前必须认真分析,确定询问证人的顺序和时机,以便提高办案效率。2.拟定询问提纲。这是保证取证质量的重要一步。询问提纲应以证人的地位、作用、知情程度和心理状态等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应包括:需要证人证实哪些问题(包括时间、地点、情节、结果以及与被告人的关系、来往等);要讲解哪些法律、政策;要破除哪些思想顾虑等。询问提纲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情况适时修改、补充。3.确定调查取证的检察人员。参加调查取证人员,应当熟悉本案的情况,明确调查取证的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法律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对重大案件,需要大量取证的,应有专人指挥,分别同步进行。根据法律规定,询问证人时检察人员不得少于2人,询问的地点可以是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办公地点。询问证人时,检察人员应当出示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询问证人的方法:首先,核对证人的基本情况,确定无误后,告知来意,指明其有如实作证义务;同时指出伪证和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做好思想工作,要求证人如实、大胆提供证言。其次,在询问时,应先让证人就其知道的案件作系统、详细的叙述,检察人员根据证人叙述,对不清楚、有疑问和有矛盾的问题进行提问。对证人的提问应当简明、清楚,不得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不得模棱两可,使证人无法回答。询问聋哑人应有手势翻译人,询问少数民族的证人应有翻译。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最后,要作好询问笔录,询问结束应将询问笔录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应当向他宣读。如笔录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补充,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签名。证人如果要求自行书写证言时应当允许。必要时,检察人员也可以要求证人亲笔书写证言。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询问证人前需做好准备工作:确定顺序和时机,拟定询问提纲,确定调查取证的人员。询问时,需核对证人基本情况,告知义务和法律责任,要求如实提供证言。询问应系统、详细,对不清楚、疑问和矛盾的问题提问。对聋哑人需有手势翻译人,对少数民族需有翻译。询问结束后应作好询问笔录,被询问人核对并签名。如有差错,可允许更正或补充。必要时,证人可自行或亲笔书写证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一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 第一百二十六条 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 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应如何回答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首先应当确定询问的地点和询问的时间,与证人进行沟通,并准备好相关的手续与证明,使询问过程正规。其中。询问的地点可以是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在证人的单位、住所,也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其次是确定需要询问证人的...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如何询问证人

法律分析: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要注意的是:询问证人,需要至少2名以上侦查人员,并且需要签字。要作好询问笔录,询问结束应将询问笔录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应当向他宣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侦查人员询...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其真实性?

甲醛检测不容忽视,超标需受到监督。消费者有权监督商品和服务质量,保护自身权益。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违法失职,消费者有权检举和控告,提出批评和建议。...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会如何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证人时,有责任选择合适的地点,并告知证人需要如实地提供证据和证言,以便让证人详细描述案件的情况。具体规定包括:侦查人员可以在现场进行讯问,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会怎么做

法律分析: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的方式: 1.确定询问证人的顺序和时机。 2.拟定询问提纲。这是保证取证质量的重要一步。询问提纲应以证人的地位、作用、知情程度和心理状态等实际情况确定。 3.参加调查取证人员,应当熟悉本案的情况,明确调...查看全文

如何查询结婚证的真实性

在我们国家,尽管打假已经做得十分好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不法分子在造假。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结婚证,为了以防万一,我们怎么查结婚证的真假呢?晖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怎么查结婚证真假 ...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在侦查案件时,侦查人员需要询问证人来获取重要证据。在询问证人时,侦查人员应该个别进行,并且需要出示工作证件。此外,侦查人员还需要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询问,并且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这些规定...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是指所有知道情况的人,但不包括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的人。询问证人前应做如下准备工作:1.确定询问证人的顺序和时机。一个具体案件,往往会有很多证人。在询问...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的证人询问技巧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侦查人员应熟悉案件情况,明确目的,做好准备。询问可以在证人单位或住处进行,必须出示证明文件。询问应个别进行,避免互相影响。告知证人提供真实证据及法律责任,保障其权利和安全。对未成年人、聋哑证人、外...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老人遗嘱的真实性?

老人的遗嘱按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遗嘱方式包括自书、代书、打印、录音录像、口头和公证。老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但口头遗嘱仅适用于危急情况,且消失后立即失效。...查看全文

立遗嘱时如何确保真实性?

遗嘱见证要求根据民法典规定,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代书遗嘱需要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签名。见证人不能与继承人、受赠人有利害关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日期;代书遗嘱需有代书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证人证言的分类和特点。证人证言既可以是原始证据也可以是传来证据,取决于是否经过转述。它属于言词证据,以言辞形式表现。证人证言可以是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取决于其证明力是否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证人证言的优点在于直观明确,缺点在于容易遗...查看全文

问证人时如何进行侦查?

询问证人是侦查工作的重要环节,至少需要2名以上侦查人员签字,询问笔录应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无阅读能力的证人应宣读,允许更正或补充后被询问人签名,证人如要求自行书写证言应允许,对查清事实、核对证据具有重要意义。...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确保结婚证的真实性?

结婚证丢失对离婚的影响与双方是否能达成一致意见有关。如果双方同意离婚并补办结婚证,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无法达成一致,需开具《婚姻关系证明书》才能诉讼离婚。...查看全文

借款人如何确保担保人签名的真实性?

担保人在借条上签名产生法律效力,承担相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担保可以是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人可在主合同纠纷未决前拒绝承担责任,但有特定情形除外。连带责任保证要求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担保...查看全文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需要几人签字?

需要三人签字,询问证人,需要至少2名以上侦查人员,并且需要签字。要作好询问笔录,询问结束应将询问笔录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应当向他宣读。如笔录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补充,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签名。证...查看全文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应当出示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都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前,应当了解证人、被害人的身份,证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被害人必须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男方出轨时,如何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根据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如果男方出轨且经教育拒不悔改,可以作为离婚的依据。女方需要收集男方出轨和拒不悔改的证据,如自己承认、保证书、录音、照片等。婚内出轨一般不违法,但若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则可能构成重婚罪。离婚起诉可要求对...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口供的真实性?

公安、司法机关办案应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经过查证属实的口供才能作为证据,孤立的口供或未经查证的口供不具证据效力。非法获取的口供即使查证属实也不应承认其证据效力。...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遗嘱的真实性?

遗嘱真伪鉴定及遗产继承方式:通过鉴定遗嘱符合要件、公证等方式确定遗嘱真伪,遗嘱经公证可相信效力;未公证需详查遗嘱订立时被继承人民事行为能力、精神状态等,确定遗嘱真实有效;遗产继承方式包括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