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如何应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

律师回答
摘要:受害人因伤致残,赔偿应包括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康复、护理、后续治疗费用。精神病人财产可支付赔偿金,无财产则由监护人赔偿。
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中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精神病人如果自己有财产的话,就有那部分财产中支付赔偿金,如果没有财产的话就由其监护人赔偿。
延伸阅读
如何帮助患者家属应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的心理压力?
患者家属在面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时,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他们应对这种压力,首先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理解。与他们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困惑,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可以分享他们的负担。同时,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支持小组的帮助,这些专业人士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此外,建议他们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运动,以缓解压力。重要的是,患者家属也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轻压力,例如参加兴趣爱好、与朋友交流等。最后,鼓励他们寻求法律和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监护。通过以上的支持和策略,患者家属可以更好地应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
结语:在面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时,患者家属需要得到情绪支持和理解,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支持小组的帮助,学习放松技巧以缓解压力,同时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此外,鼓励他们寻求法律和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监护。通过以上的支持和策略,患者家属可以更好地应对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责任归属问题

精神病人打人后果的承担者主要是: 1.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打人,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受处罚。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打人,应承担治安或刑事责任。 3.赔偿责任通常由其监护人承担。...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精神病患者的杀人行为

精神病杀人的法律后果根据病情来决定。完全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免除刑事责任,但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而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杀人时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杀人事件

在处理精神病人杀人事件时,应兼顾惩罚与关怀,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关怀,同时通过财产赔偿或监护人责任来保障受害者的利益,既维护司法公正又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持刀砍人事件应该如何处理?

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者可从轻处罚。醉酒犯罪需负刑事责任。砍人案件需考虑精神状态,若有证据显示能辨认或控制行为,需负完全刑事责任。精神病人身份需由专业机构鉴定。负完全刑事责任不一定意味着与一...查看全文

乡村如何应对精神疾病患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不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在法院或检察院审理过程中,将犯罪嫌疑人称为精神病人,并按照精神病规定进行鉴定,决定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如何处理?

精神病人持刀伤人的行为,根据精神状态的不同,可能负刑事责任或不负刑事责任。在精神正常时持刀伤人的精神病人需负刑事责任,而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时持刀伤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接受严格监护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查看全文

夫妻双方应如何应对精神病患者?

夫妻中一方患有精神病且经治不愈,或者婚前隐瞒了病情,或者在婚后患病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如果对方坚决要求离婚且经调解无效,可以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派出所如何应对精神疾病患者

派出所应根据情况处理精神病患者,要求监护人加强看管并可索赔,派出所可协助调解。有监护人且无力监管者可送往精神病院。若精神病患者即将或正在实施危险行为,报警后派出所未采取行动属行政不作为,严重后果将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砍人如何定罪?

精神病人砍人判刑根据不同情形而定:无刑责能力者不涉刑事犯罪;完全刑责能力者砍人轻伤以上定故意伤害罪;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砍人需负刑责,但可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杀人案例应如何量刑?

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伤人罪如何定罪处罚

精神病患者根据其行为能力在犯罪时是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若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确认,则不负刑事责任;而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对于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伤害他人,家属是否需要赔偿?

精神病人杀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根据中国刑法,精神病人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时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需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事责任,部分丧失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从轻处罚。醉酒犯罪者需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变更监护人

法律分析:当精神病人的责任监护人不履行监护的职责时,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变更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离婚?

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解决。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精神病患者离婚怎么离 1、精神病人只能诉讼离婚。办理协议离婚的主体夫妻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伤人应该由监护人担责吗

法律分析:精神病患者伤人,如果其监护人有过错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管理职责的,可以适当减轻或者免除其责任。法律依...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犯罪应对措施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杀人如何定罪量刑?

抑郁症患者杀人不属于法定的量刑情节,与正常人杀人无异。抑郁症可能被法官酌情考虑,但实务中一般不从轻处罚。然而,若抑郁症导致犯罪嫌疑人失去自控能力,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若完全丧失辨认或自控能力,经法定程序确认,不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在下列人员中确定: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没有上述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经常家暴如何维权?

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下,应区别对待。间歇性精神病人应在精神正常时进行诉讼。无诉讼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由父母、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需经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职责归属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的个人或组织担任,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父母担任。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需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