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律师回答

民事诉讼中辩论的原则适用阶段的内容

1、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从,当事人对于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请求,就有权收集、提供证据,陈述事实,说明理由,论证自己提出的请求的正当性,同时反驳对方请求。开庭审理过程中的质证和法庭辩论阶段,毫无疑问是辩论原则体现最明显的阶段,但是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并不局限于这一阶段。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和过程中,当事人双方都可以通过法定的形式展开辩论。

2、辩论的内容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问题。前者如当事人是否符合条件、受诉法院有无管辖权、有没有在法定期间内不能起诉的情况等;后者则是指与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关的问题,如民事法律关系是否成立及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免责事由等。实体方面的问题往往是辩论的焦点。除了事实问题外,如何适用法律也可以成为辩论的内容。但无论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辩论都应围绕双方当事人有争议且对正确处理纠纷有意义的问题进行。

3、辩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在法庭辩论阶段,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主要采取言词辩论的形式。原告的起诉状、被告的答辩状则是书面形式的辩论。至于辩论的方式,否认、抗辩和反诉都可以看成是辩论的手段。

4、辩论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遵循的准则,应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同时,只有在法庭上经过辩论的事实和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才能作为裁判的根据。

辩论原则的区别

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与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有着实质上的区别。在中国,辩论原则的实质被规定为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而在德国和日本,辩论原则的实质被规定为一种诉讼结构,即关于形成审理对象方面的当事人主义,故又被称为“当事人主导原则”。

中国的辩论原则

中国的辩论原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调整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其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规定了当事人有权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样,尽管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诉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诉讼中保障当事人平等充分地行使辩论权,但这就使中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辩论权的规定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对现行辩论原则的一般阐释虽然要求法院充分保障当事人能够实施辩论行为,而没有使当事人的辩论结果形成对法院裁判的约束。例如,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质证的内容及其后的法庭辩论对法官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具有约束力,法律并未说明。因此,中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辩论原则实际上成为一种非约束性或非实质性原则,从而导致了辩论原则的“空洞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不同国家的辩论原则有所不同,我国的辩论原则之行使贯穿于民事诉讼的整个审判程序过程中,具体的行使过程就包括了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陈述事实,说明理由,论证自己提出的请求的正当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律师分析: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过程中,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阻碍司法和虚假诉讼等不当行为,法院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罚款: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当事人可以处以罚款,强制其履行出庭义务。2. 驳回起诉...查看全文

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律师解答: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过程中,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阻碍司法和虚假诉讼等不当行为,法院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罚款: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当事人可以处以罚款,强制其履行出庭义务。2. 驳回起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辩论的原则适用阶段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所谓辩论,是指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就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等有争议的问题,陈述各自的主张和意见,相互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是什么意思

法律解析: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辩论权是当事人进行辩论的基本权能;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经当事人辩论所形成的“材料”应当是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是什么意思

法律解析: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辩论权是当事人进行辩论的基本权能;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经当事人辩论所形成的“材料”应当是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是什么意思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辩论权是当事人进行辩论的基本权能;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经当事人辩论所形成的“材料”应当是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是什么意思?

律师分析: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辩论权是当事人进行辩论的基本权能;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经当事人辩论所形成的“材料”应当是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具体有什么

法律解析: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为:1、调解原则;2、辩论原则;3、处分原则;4、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具体有什么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具体有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支持起诉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_...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定义是什么?

辩论与处分原则在民事案件中的作用及意义。辩论原则使当事人能够充分陈述理据,以帮助法院了解他们的主张。处分原则赋予当事人权利,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理自己的权利和诉讼权利。辩论原则主要关注案件实体问题,而处分原则则重视案件程序问题。这两...查看全文

情势变更原则的具体体现

情势变更原则体现在变更、解除合同中,当双方当事人因不可预见的情事变更导致合同显失公平时,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人民法院在处理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请求时,应考虑公平原则和案件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原则

律师提出观点应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仅凭辩解、意见、只言片语或道听途说。辩护人应深入挖掘被告人的辩解,关注是否存在非法取证、自相矛盾、与客观事实不符等问题。发现问题后,可以提出“有罪供述不属实”的观点,增加说服力。律师应以法律为准绳,...查看全文

论述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执业原则

刑辩律师的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分别是怎样的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具有独立地位: 1、辩护人依法独立履行职务,辩护人是具有独立地位的诉讼参与人,依自己意志依法进行辩护活动,独立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志之外,不...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抗辩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这些抗辩权的设置有助于当事人在法定情况下对抗对方的请求权,使其拒绝履行不构成违约,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互负到期债务且无先后顺序的情况;先履行抗辩权...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律师分析: 刑事辩护原则如下: 一、以事实为依据。 二、以法律为准绳。 三、必须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四、认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独立辩护原则。 六、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委托人的隐私。 七、有理、有利、...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辩护原则具体包括:_x000D_ 1、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委托人的隐私;_x000D_ 2、以事实为依据;_x000D_ 3、以法律为准绳;_x000D_ 4、必须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_x...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辩护原则如下:一、以事实为依据。二、以法律为准绳。三、必须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四、认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五、独立辩护原则。六、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的...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主体是谁?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主体是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审判人员,主观上是诚实、善意,目的主要在于规范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防止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同时规制审判权的行使,保障民事诉讼顺利进行。 ...查看全文

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有哪些

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即私法自治原则,强调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基于自由意愿。只要不违反法律精神,个人可以自由创设法律关系。这一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如选择自由、合同自由、婚姻自由等。意思自治原则尊重个人意愿自由,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有...查看全文

法庭辩论环节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性

法庭辩论是案件审判的必经程序,包括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或答辩以及相互辩论。其目的是在法庭上起诉犯人,为其辩护或决定特殊案件的适用法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