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赋予的权利主体是谁?

律师回答
摘要: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义务与公民权利义务,保障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能力,要求国家机关尊重并不得妨碍公民行使权利,同时规定了国家机关的基本职权和职责,其他法律依据宪法产生。
宪法对国家的权力义务与公民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
1、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针对公民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而言的,与其他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相比,它具有根本性,是实现其他职权和义务的前提。公民在宪法上的权利突出地表现为所有公民都有相同的法律地位,都有针对其他一切主体的权利能力。这同时也意味着所有其他主体,包括国家机关都有义务尊重并不得妨碍权利人行使权利。
2、宪法上的职权和职责主要是针对国家和国家机关而言的,与其他法律关系中的职权和职责相比,它也具有根本性,体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结构,不同的政治体制结构在宪法上表现出国家机关之间的不同关系。由于国家机关的权力并不是固有的,从根源上讲都是人民的赋予的,权力本身属于人民,国家机关只是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而已。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基本的职权和职责,其他法律对国家机关的规定则是根据宪法产生的。
延伸阅读
我国宪法权利主体:权利的归属与保障
我国宪法权利主体涉及权利的归属与保障。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权利主体包括公民和组织。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组织则包括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宪法赋予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将权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宪法还规定了权利的保障机制,包括司法保护、监督机制等,以确保权利主体能够行使和享受其应有的权利。通过权利的归属与保障,我国宪法为公民和组织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发展。
结语:宪法作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规范,具有根本性和保障性的特点。公民在宪法中享有基本权利,包括法律地位平等和行使权利的能力。国家机关则承担职责和权力,但这些权力源于人民的赋予,宪法对其进行了明确规定。我国宪法将权利主体划分为公民和组织,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宪法还建立了权利的保障机制,以确保权利主体能够行使和享受其应有的权利。通过权利的归属与保障,我国宪法为公民和组织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查看全文

宪法赋予我们哪些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选举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尊严、住宅及...查看全文

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有哪些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选举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尊严、住宅及...查看全文

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

法律解析: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查看全文

我国制宪权的主体是谁?

律师分析: 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过程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所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

权利包括平等权、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尊严、住宅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等。义务包括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遵...查看全文

宪法赋予公民哪些权利?

律师分析: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选举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查看全文

继承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什么权利

法律分析:继承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权是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的效力,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查看全文

解释宪法是宪法赋予谁的重要职责

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这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 宪法解释制度是伴随着宪法的出现而产生的。统治阶级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宪法,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统治。然而,要实施宪法,就必然会遇到对宪法规范的理解问题,这...查看全文

党员的权利是谁赋予的

作为一部保障党员权利的专门党内法规,整部《条例》都是围绕党员权利进行设计,《条例》第二章“党员权利的行使”将党章规定的党员8个方面的权利明确细化为13项。准确把握党员权利的内涵和要求,是贯彻落实好《条例》的前提和基础。&...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哪些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主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护国家秘密和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和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纳税,享有平等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律师分析: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 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 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查看全文

我国制宪权主体是?

律师分析: 制宪权主体是制宪权得以运行的基础,西哀耶士(法国思想家)曾认为只有国民才能构成制宪权主体,但是历史上,君主、少数者组织、一定团体等也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了制宪权主体。国民成为制宪权主体是现代宪法的基本特点,这表明政治社会...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主体是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修改宪法的主体,代表具有提案、批评、意见、罢免人事案件、质询、发言表决不受追究、视察权等权利,享有保障。他们的义务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协助实施法律,并与选民保持联系,听取反映人民意见,为人民服务。...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明确赋予哪个机关行使宪法监督职权?

根据宪法,我国享有宪法监督权的相关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包括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查看全文

宪法赋予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监督权和选举权、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 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拥有的权利具体是: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监督权、劳动权、...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哪些权利

《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的权利有: 一、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劳动权,也称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是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源泉,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制度的主体是

律师分析: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查看全文

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包括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以及社会经济权利。公民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祖国安全、营誉和利益、保...查看全文

我们国家的什么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申诉和控告权

什么是刑事申诉与控告 刑事申诉: 申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指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致使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务处理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刑事申诉则是这种申诉权在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