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作用

律师回答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中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支持、指导、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二)在社会保护一章中规定具体的监护支持与监督措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指导、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应当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监督未成年人委托照护情况,发现被委托人缺乏照护能力、怠于履行照护职责等情况的,应当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三)政府保护一章中规定政府具体职责,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家庭监护功能,是总则关于监护支持的具体措施,是国家对家庭监护的支持帮助。
一、孩子在校打架父母怎么处理
孩子在校打架父母应该及时了解打架的原因,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二、撤销父母监护权的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六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概述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若父母不在或无监护能力,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亲属担任,需经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未指定监护人时,由父母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若争议可提起诉讼。若无规定监护人,由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作用是什么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作用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时也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到能独立生活为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作用是什么?

律师分析: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作用:1、供吃、穿、住、医疗等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体的健康。2、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3、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4、保证未...查看全文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1、意定被监护人应当是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对方也就是意定监护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监护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意定监护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查看全文

监护人对未成年的义务?

律师分析: 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对被监护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查看全文

谁能作为未成年的监护人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去世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担任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来说配偶是其首要的监护人,如果没有配偶或者配偶没有监护能力,则由其父母或者子女担任监护人。 ...查看全文

针对未成年人的刑罚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从轻处罚。已满16周岁的人负完全刑事责任,14-16周岁的人只有在严重犯罪情况下负刑事责任,12-14周岁的人犯重大罪行经核准追诉后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国外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可资借鉴之处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监护问题都非常重视,制定了比较完备、操作性强、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与保护的监护制度,对我国监护制度改革有借鉴之处。(一)区分亲权与监护。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是一种大监护的概念,既包括了父母对未成...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在新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规定:父母是首要监护人,若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的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监护人的义务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担任法定代理人、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和教育。...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作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查看全文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哪些监护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设定方式包括法定监护、遗嘱监护、协议监护和指定监护。父母是默认的监护人,除非无监护能力或已故。在父母不适合担任监护人时,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可以被指定为监护人。监护人的确定可以通过遗嘱或协议,但应尊...查看全文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督促、教育其履行监护责任。监护人拒不履行监护职责的,通知有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查看全文

对未成年的监护人设定包括

精神病人监护人的设定也包括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法律对于近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设有一定顺序。对于未成年人,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一顺序,兄姐为第二顺序,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为第三顺序。...查看全文

对未成年的监护人设定包括??

律师解答: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监护工作应当明确监护人,明确监护职责,明确监护期限,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必要的生活、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保障。监护人包括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等。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最近监护人,应...查看全文

对未成年的监护人设定包括?

律师分析: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监护工作应当明确监护人,明确监护职责,明确监护期限,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必要的生活、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保障。监护人包括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等。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最近监护人,应...查看全文

对未成年的监护人设定包括??

法律解析: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监护工作应当明确监护人,明确监护职责,明确监护期限,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必要的生活、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保障。监护人包括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等。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最近监护人,应...查看全文

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护制度

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具体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可以作为监护人吗

监护的主旨:监护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监护人负责,其职责由法律规定,通常是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查看全文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律师分析:未成年人的父母。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近亲属监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查看全文

针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处理: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但特殊情况下可判刑;14-16周岁犯重罪需负刑事责任;16-18周岁不论罪行都需负刑事责任。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监护人应遵守法规,避免未成年人犯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