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当事人权益保障

律师回答
摘要:律师会见前应充分准备,检查委托手续、公函等是否规范,列出会见提纲。会见时要注意被会见人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律师应以行为证明自己,勇于克服困难。每次会见后,律师应研究被告人陈述,分析证据线索,及时取证申请,因为证据是维护当事人权利的利器。
1、会见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在前往会见之前应进一步检查委托手续填写是否完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会见公函领取和填写得是否规范、随同人员(协办人员)是否持有执业律师证或实习律师证、律师助理证、本次会见的重点内容如果较多还应列出提纲。
2、现金、物品等,要特别注意被会见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向,一个人在押状态下对律师的信任和依赖是无可替代的,律师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与看押机关或司法机关沟通,律师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而不应成天抱怨灾“这难”“那难”,其实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克服自己、管好自己。
3、每一次常规的会见之后,承办律师都应对会见获得的当事人(被告人)陈述进行研究,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线索、案情线索要认真分析,该取证的应取证、该申请取证的应及时申请,因为只有“证据”才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利器。
延伸阅读
确保法律保护下的当事人权益
确保法律保护下的当事人权益是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当事人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人身自由、财产权、合同权利等。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法律设立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如法院审判程序、证据规则、法律援助等。这些制度和规定旨在确保当事人在法律程序中的平等地位和公正待遇。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系列的救济措施,如民事赔偿、刑事补偿等,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的保护,当事人可以获得公正的司法审判,维护自身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结语:在律师会见中,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从委托手续到会见公函,每个细节都需要仔细检查。同时,律师应关注被会见人的心理状态,及时与相关机关沟通。作为律师,我们应以行动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不是抱怨困难。每次会见后,我们应认真研究当事人的陈述,并及时采取取证措施,因为证据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关键。法律保护下的当事人权益是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通过法律的保护,当事人能够实现公正和公平的司法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三十八条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注员工权益保障

员工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只能拿到半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地区平均工资三倍的,可获得三倍平均工资的补偿。经济补偿年限最高超过十二年。...查看全文

律师呼吁保障当事人权益

犯罪嫌疑人被扣留传唤期间,家属不能探视,通常需要4到6个月见面。批捕后有两个月侦查阶段,再到审查起诉一般是一个月,之后再到审判阶段是两个月。即使上诉,家属仍不能见。...查看全文

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农民工工伤认定程序简述:第一步,职工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单位未提出认定申请,职工需在1年内提出;第二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受理,一般在60天内作出认定结论。所需材料包括伤亡事故...查看全文

涉及商标诉讼的当事人权益保障

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分别代表诉讼的提起和应诉方,对诉讼程序有影响。然而,人民法院是诉讼程序的指挥者,处于主导地位。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共同诉讼人,包括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需要满足条件,人民法院可决定是否合并...查看全文

关注患者权益保障的立法进程

伤情鉴定的赔偿标准:一至四级伤残按月补贴,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五至六级补助金为18至16个月工资,补贴社保;七至九级按月工资递减,解约时补贴医疗就业补助金。...查看全文

离婚当事人不到场,如何保障诉讼权益?

离婚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陈述意见,除非有特殊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和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如果原告在收到传票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可以按撤诉处理。离婚程序根据双方是否有异议可以选择在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查看全文

企业年金需注明受益人,保障其权益

配偶可作为人身保险受益人,避免保险金作为遗产。但若财富巨大,第二位配偶死亡可能缴纳更多遗产税。因此,选择非配偶受益人更合适,如信托基金或子女。无受益人时,保险金将成为遗产。...查看全文

关注拆迁过程中的企业权益保障

企业拆迁设备补偿标准应根据国家和当地规定的运输、安装价格计算。搬迁引起的损失费包括实物损失费和功能损失费,前者包括拆卸、运输、安装、调试等费用,后者包括机器精度下降、不合格产品增多等费用。对于不可搬迁设备,应补偿购买新设备的价格。...查看全文

关注离婚财产分割:权益保障策略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人身专属性。离婚财产分割应遵循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并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分割共同财产时应注意不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不将国家、集体...查看全文

债权人的权益保障

破产重整债权人无法确定拿回多少钱,一般由债权人与破产企业协商。破产重整申请有两种情况:债务人尚未进入破产程序时的重整申请,债务人或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重整;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后,债务人或出资额占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可...查看全文

家庭关爱与权益保障

本文讲述了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在考虑抚养权问题时,会考虑到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对于8岁及以上的孩子,法院会直接询问其愿意和谁一起生活,并根据其意愿判决抚养权归谁。而对于已满2周岁的孩子,法院则会考虑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看谁更有利于...查看全文

工厂关闭,工人权益如何保障?

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时,员工解除合同应按规定给予补偿金。工作满一年给一个月补偿金,十年应给十个月补偿金。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劳动争议发生日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承诺支付特定日期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和福利待遇。如果有承诺,以承诺日为争议发生...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和当事人权益保障

买卖合同的特征及双方义务:买卖合同是有偿、双务、诺成、不要式的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出卖人的主要义务是交付标的物和转移所有权,买受人的主要义务是支付价款、受领标的物,并对标的物进行检查通知。...查看全文

债权人权益保障策略

债务人未偿还债务,债权人可向法院追偿或申请支付命令。满足以下条件,债权人可向基层法院申请付款:1.无其他债务纠纷;2.可送达付款单。申请书需明确所需金额、事实和证据。...查看全文

工人权益如何保障?

工厂拆迁工人补偿标准:按工龄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按半月工资计算。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支付补偿,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查看全文

私人老板权益保障

私人老板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发生后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随后可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若用人单位合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则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若未缴纳工伤保险,则用人单位需承担全部工...查看全文

中年人的权益保障

中年人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立案、调解、审理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状应明确原告和被告的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来源。离婚诉讼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夫妻感情破裂、重婚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赌博或吸毒...查看全文

残障人士权益保障再升级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详细分类了人身伤残等级,根据被鉴定人治疗后遗留的损害及功能障碍、能力丧失程度、医疗和护理依赖等,将残疾分为十级。...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当事人权益保护

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分别代表诉讼发起方、被控方和与案件利害关系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不属于当事人。不同诉讼阶段和程序有不同称谓,如第一审中原告、被告,第二审中上诉人、被上诉人。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中也有相应...查看全文

关注公司被收购后员工权益保障问题

公司被收购后,劳动合同不解除;若公司合并,合并后公司履行合同;若公司破产,员工被辞退,用人单位应按二倍经济补偿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