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出口退税罪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根据《刑法》第204条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骗取出口退税罪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有联系,但在处理时可按其中一个定罪处罚,不适用数罪并罚。
一、骗取出口退税罪怎么判
1、骗取出口退税罪的量刑为:
(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骗取出口退税罪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逃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如何区分
骗取出口退税罪和虚开发票罪的界限: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税收征管和发票管理制度,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骗取出口退税罪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同属危害税收征管类犯罪,两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客观方面,即犯罪手段不同。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商品的国内生产、销售环节实施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在商品的出口环节实施假报出门或者其他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本身是行为人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罪的重要手段之一,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实施又以行为人实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为必要的环节,可见,骗取出口退税罪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牵连关系,当行为人将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向税务机关申请出口退税,数额较大时,该行为人就同时触犯了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两个罪名;但在处理时可按其中的一个重罪定罪,从重处罚,不适用数罪并罚。
延伸阅读
结语: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判决标准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对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逃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区别在于犯罪手段的不同。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通过隐瞒、虚报、偷漏税款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而骗取出口退税罪则是在商品出口环节实施假报出门或其他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虽然两者都是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行为,但在处理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罪名定罪处罚,不适用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六条 下列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减征或者免征关税:
(一)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三)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货物;
(四)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
(五)法律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其他货物、物品;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三条 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物品,由海关依法征收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七条 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或者有特定用途的进出口货物,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特定减税或者免税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依照前款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进口的货物,只能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或者特定用途,未经海关核准并补缴关税,不得移作他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欺诈出口退税罪的法律责任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刑罚一般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刑罚可达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骗取出口退税的追诉时效最长为20年,根据不同的最高刑罚,经过一定年...查看全文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和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若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数额较大的逃税案件中,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欺诈出口退税罪立案标准

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追诉。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在客观、主体和主观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偷税罪发生在国内生产、销售环节,逃避纳税义务;骗取出口退税罪发生在商品出口环节,从国家出口退税款中获...查看全文

欺诈出口退税罪如何界定及刑罚

骗取出口退税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骗取出口退税罪既遂将受到刑事追究,数额较大者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将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伤害罪根据情节不同,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欺诈出口退税罪刑罚是什么?

刑法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罪和倒卖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有明确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倒卖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单位犯罪的处罚也有明确规定。...查看全文

出口退税法律法规

口货物退(免,ExportRebates)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查看全文

法律欺诈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对诈骗罪的处罚应与其违法事实、情节、社会危害相适应。裁量时考虑诈骗金额、方式、对象、地点、主观恶意等因素。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查看全文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法律规定及刑罚

骗取出口退税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欺诈罪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于情节轻微的诈骗罪,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而采取劝诫、悔改声明、道歉、赔偿损失或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多次犯罪但未达到立案标准的诈骗犯罪者,警方可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的法律规定

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保险事故、故意造成财产损失或伤害等行为,骗取保险金。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和数额大小,可判处不同刑罚和罚金。单位犯罪者将受到罚金和主管人员的刑罚。同时,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鉴定人、证明人和财...查看全文

刑事欺诈罪的法律规定

诈骗罪的量刑与诈骗数额相关,数额越大刑罚越重。诈骗3000元至1万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诈骗3万元至10万元以上,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50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查看全文

欺诈出口退税款的处罚措施

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将受到税务机关的追缴和罚款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骗取退税款的人办理出口退税。根据骗取的退税款数额不同,停止办理出口退税的时间也会有所不...查看全文

非法制造用于欺诈出口退税罪的刑罚如何确定

本文介绍了非法制造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依据。该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主观方面只能直接故意构成,且单位可以构成本罪。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查看全文

信用卡欺诈罪的法律规定

信用卡诈骗罪的刑期量刑标准分为三档,根据数额大小和严重程度不同,可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而信用卡诈骗罪的律师费用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和...查看全文

信用证欺诈罪的法律规定

信用证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使用伪造、变造信用证、使用作废信用证、骗取信用证或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构成诈骗罪的犯罪行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能处以罚金。如果涉案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然而,在以上刑罚的基础上,法院也可能酌情...查看全文

欺诈出口退税与逃税行为研究

骗取出口退税罪和逃税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不同,逃税罪是纳税人,而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一般主体;主观目的不同,逃税罪的目的是逃避纳税义务,而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是从出口退税款中获取非法利益。...查看全文

消费欺诈退一赔三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3.法律另...查看全文

消费欺诈退一赔三的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3.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查看全文

消费欺诈退一赔三的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3.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