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证据规则的三个条件

律师回答

补强证据规则,是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才能被法庭采信为定案根据。一般来说,在刑事诉讼中需要补强的不仅包括被追诉人的供述,而月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特定证据。
      补强证据规则的三个必要条件如下:
      1、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
      2、补强证据本身必须具有担保补强对象真实的能力,设立补强证据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确保特定证据的真实性。
      3、补强证据必须具有独立的来源,即补强证据和补强对象之间不能重叠,例如被告人在审前程序中所作的供述就不能作为其当庭供述的补强证据。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补强证据规则的三个条件?

律师分析: 1、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即使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也不得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 2、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如记载有口供之内容的讯问笔录即属此类。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其他场合所做...查看全文

补强证据规则的适用条件

某一特定证据已具证据能力是补强证据规则适用的前提条件;某一特定证据的证明力比较弱是补强证据规则适用的基本条件;某一特定证据的证明力弱影响到该证据独立发挥证明作用是补强证据规则适用的关键条件;某一特定证据的证明力弱需要被补强是结果。...查看全文

民诉法补强证据规则

民诉法补强证据规则的含义补强证据规则,是指规定如何用一个证据去支持、补充已有证据的证明力上的瑕疵,以实现其证明价值的规则。已有的证据称为被补强证据。支持被补强证据的证据叫补强证据,补强证据支持、补充被补强证据的意思是指...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是什么

1、依据,必须依靠其他证据的佐证,借以证明其真实性或补强其证据价值,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即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 法律依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关于证据补强规则,我国法律规定: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即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没有其他附加证据的,也不得单独作为本案中口供的补强证据;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其他共犯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是什么

法律解析: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即与案件有关、不受佐证支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 关于证据补强规则,我国法律规定: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即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没有其他附加证据的,也不得单独作为本案中口供的补强证据;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其他共犯的供述不...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是指某一证据由于其存在证据资格或证据形式上的某些瑕疵或弱点,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依靠其他证据的佐证,借以证明其真实性或补强其证据价值,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即...查看全文

补强证据规则是怎样的,范围是什么?

第一,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即使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也不得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第二,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如记载有口供之内容的讯问笔录即属此类。第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其他场合所做的陈述,如...查看全文

证据要求具备哪三个条件?

律师分析: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查看全文

证据要求具备哪三个条件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查看全文

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么?

律师分析: 证据规则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查看全文

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么

法律解析: 证据规则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查看全文

证据三性原则

一、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 1、证据的三性:客观情况下的真实性、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取得形式的合法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查看全文

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包括:1、相关性规则:相关性是实质性和证明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如果所提出的证据对案件中的某个实质性争议问题具有证明性,那它就具有相关性。2、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包括两种证据资料:一是证人在审判日以外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三个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是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性的证据才有效,具有强大的证明力。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推动或制约诉讼发展的作用,是诉讼开始的基础、推进器和决定性元素。...查看全文

证据举证规则

民商事案件举证规则是怎么样的 举证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根据此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查看全文

新证据规则关于新证据的规定

《证据规定》第41条:“《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查看全文

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三个条件?

律师分析: 1、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这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基本条件,见于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对于“没有过错”,有学者指出应包括三层含义:“首先,不...查看全文

证据规则是否具有强制效力

法律解析: 证据规则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法院调取证据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