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新房取暖费的报销?

律师回答
摘要:新房取暖费报停流程及体制改革。停供需在10月31日前向供暖公司提交申请,否则将继续供热。体制改革包括停止供热补贴制度,实行用热商品化,由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采暖费用,并合理制定补贴标准。
一、新房取暖费怎么报停
每年4-10月份为用户交费时间。如果想办理停供,那么要在10月31日之前向供暖公司提交一份书面申请,并保证供热设施完好。供暖公司就会关闭阀门。如果在10月31日之前还没有提交申请,那么供暖公司不知道要停供,就会照常给您供热。
二、体制改革
(一)停止现行的供热补贴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用热商品化。
(二)供热体制改革后,采暖费用采取多渠道筹集,由政府、个人共同负担;其中财政负担部分直接通过工资发放中心发放给个人,变“暗补“变“明补”。
(三)合理制定供热补贴标准。对市级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含离、退休和老干部遗孀)按级别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应综合考虑到我市供热平均价格、采暖期限、工资收入水平、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总体补贴水平、各类人员的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
延伸阅读
如何有效降低新房取暖费用?
要有效降低新房取暖费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优化房屋保温,确保墙体、窗户、门等隔热性能良好,减少能量的散失。其次,合理使用取暖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暖气系统,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室内温度,避免过度供暖。此外,可以考虑使用节能型暖气设备,如地暖、太阳能取暖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另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取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能源的浪费。同时,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如合理开关取暖设备、关掉不需要的照明等,以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总之,通过综合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房取暖费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结语:合理使用取暖设备,优化房屋保温,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节约用能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新房取暖费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供热体制改革后,居民家庭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费用,通过合理制定补贴标准确保补贴的公平和透明。请居民在10月31日之前向供暖公司提交书面申请办理停供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二条 业主需要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三条 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专项维修资金属于业主所有,专项用于物业保修期满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专项维修资金收取、使用、管理的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一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前款规定的单位因维修、养护等需要,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及时恢复原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新房取暖费如何报停

每年4-10月份为用户交费时间。如果想办理停供,那么要在10月31日之前向供暖公司提交一份书面申请,并保证供热设施完好。供暖公司就会关闭阀门。如果在10月31日之前还没有提交申请,那么供暖公司不知道要停供,就会照常给您供热。 二、...查看全文

新房取暖费怎么报停

每年4-10月份为用户交费时间。如果想办理停供,那么要在10月31日之前向供暖公司提交一份书面申请,并保证供热设施完好。供暖公司就会关闭阀门。如果在10月31日之前还没有提交申请,那么供暖公司不知道要停供,就会照常给您供热。 二、...查看全文

新房取暖费怎样报停

每年4-10月份为用户交费时间。如果想办理停供,那么要在10月31日之前向供暖公司提交一份书面申请,并保证供热设施完好。供暖公司就会关闭阀门。如果在10月31日之前还没有提交申请,那么供暖公司不知道要停供,就会照常给您供热。 二、...查看全文

新房取暖费的报停解决方案

一、新房取暖费需在10月31日前提交书面申请停供,否则供暖公司将继续供热。二、体制改革包括停止供热补贴制度,居民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费用,合理制定供热补贴标准。...查看全文

新房取暖费应该怎么报停

每年4-10月份为用户交费时间。如果想办理停供,那么要在10月31日之前向供暖公司提交一份书面申请,并保证供热设施完好。供暖公司就会关闭阀门。如果在10月31日之前还没有提交申请,那么供暖公司不知道要停供,就会照常给您供热。 二、...查看全文

取暖费停止收费标准

暖气报停需交热能损耗补偿费,标准由地级或省级政府规定,全国无统一标准。业主需携带相关文件至热力公司办理报停手续,同时进行维检和关闭阀门。报停期限至少一个采暖季,已报停的不可恢复。未报停导致设施问题及损失由业主自负。...查看全文

取暖费怎么报停?

律师分析: 申请报停供暖流程: 1、领取用户报停审批表,阅读填写并签字。 2、热力公司市场部审核。 3、热力公司计划部核对,分管领导审批。 4、批准报停后,热力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变更收费信息。 5、用户缴费后,热力公司市场部通知生...查看全文

取暖费怎么报停

法律解析: 申请报停供暖流程: 1、领取用户报停审批表,阅读填写并签字。 2、热力公司市场部审核。 3、热力公司计划部核对,分管领导审批。 4、批准报停后,热力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变更收费信息。 5、用户缴费后,热力公司市场部通知生...查看全文

2020取暖报停新标准?

律师解答: 1、供暖周期: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 2、供暖价格:居民价格:22元/㎡,非居民价格:38元/㎡。 3、收费方式: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交费、现场POS机刷卡、微信、支付宝、现金(现金交费请到沧州银行...查看全文

2020取暖报停新标准?

法律解析: 1、供暖周期: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 2、供暖价格:居民价格:22元/㎡,非居民价格:38元/㎡。 3、收费方式: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交费、现场POS机刷卡、微信、支付宝、现金(现金交费请到沧州银行...查看全文

门市房取暖费能报停嘛?

律师解答: 家庭住户在享受集体供暖的同时还要按时缴纳取暖费,如果没有按时缴纳会报停的。按照相关规定,每年都要缴纳取暖费,但是新楼三年之内是可以报停取暖费的,但是报停后依然要交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费用,具体看物业公司的标准,除非你没有去...查看全文

门市房取暖费能报停吗?

律师分析: 家庭住户在享受集体供暖的同时还要按时缴纳取暖费,如果没有按时缴纳会报停的。按照相关规定,每年都要缴纳取暖费,但是新楼三年之内是可以报停取暖费的,但是报停后依然要交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费用,具体看物业公司的标准,除非你没有去...查看全文

门市房取暖费能报停吗?

法律解析: 家庭住户在享受集体供暖的同时还要按时缴纳取暖费,如果没有按时缴纳会报停的。按照相关规定,每年都要缴纳取暖费,但是新楼三年之内是可以报停取暖费的,但是报停后依然要交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费用,具体看物业公司的标准,除非你没有去...查看全文

取暖费报停收费标准

暖气是北方人一到冬天就必不可少的条件,暖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价格可能是更多人关注的。不同的地方暖气价格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是国家还是有一个统一的规定。那么,取暖费收费标准是什么呢? 取暖费收费标准是什么 一、缴费标准 按...查看全文

取暖费停止需要哪些手续

取暖费报停手续包括:持产权证明、身份证到热力公司申请,无拖欠费用,交纳工时费及相关费用,全房屋停供,拆除周边障碍物,不影响其他客户供暖,规定期限内办理;报停有效期为一供暖年度,往年已办报停需重新办理,未办理按用暖处理,装修等原因不...查看全文

企业员工取暖费报销新规定

在我国北方每年过冬都需要暖气,而很多的国有单位都会对取暖费进行一定的报销。所以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2024年关于取暖费报销新规定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查看全文

暖气提前停止供暖退费

亲,暖气费交了如果达不到供暖的要求,是可以要求退费的,通常在暖气开通前是可以要求停止供暖并拒绝缴纳暖气费的,但是一旦开始供暖,缴纳过费用后就无法退还了。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当然不能收取相应的费用,所以未供暖的几天退还暖气费是必须的...查看全文

请问您如何缴纳新房的取暖费用?

新房购买者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其中包括取暖费用。取暖费的计算方式因地区而异,以月、季度或年为单位。一般来说,北京、济南和哈尔滨的暖气片收费情况不同。对于新房购买者来说,需要了解如何缴纳取暖费。一般来说,职工取暖费是由单位发放给职工的...查看全文

辽宁取暖费报销的新规定是什么?

1、沈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采暖费由过去先垫付再报销的“暗补”方式,调整为一次性发放的“明补”方式。2、采暖费“暗补”变“明补”后,按照规定,收到采暖费补贴的市民缴费标准应该是26元/平方米,没有采暖费补贴的缴费标准是23.3元/平方...查看全文

取暖费报停收费标准公布

取暖费报停需遵守地方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一般为供热计量费用的20%。业主需携带相关证件至热力公司办理手续,同时要对室内供暖设施进行维护和关闭回水阀门以防冻裂。未办理报停手续的客户自行承担室内外供暖设施问题及损失。根据《民法典》第八...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珂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2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