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是否应该被判无罪?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预备行为是否能被判无罪?依据《刑法》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二条,一切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行为都属于犯罪,而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和条件则被称为犯罪预备。对于犯罪预备者,根据情节轻重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的行为人有可能被判无罪,一般需要根据犯罪分子准备的程度进行判决。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犯罪预备可以判无罪吗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犯罪预备的法律责任:公正与效果之间的平衡
在犯罪预备的法律责任问题上,我们需要平衡公正和效果两个因素。一方面,判定犯罪预备是否应该被判无罪,需要考虑到被告人的主观意图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公正的司法决策。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犯罪预备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对于严重的犯罪预备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安宁和公共利益。在制定相关法律和司法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以实现犯罪预备问题的公正和效果之间的平衡,从而确保法律的公信力和社会的稳定。
结语:在犯罪预备的法律责任问题上,需要平衡公正和效果两个因素。判定犯罪预备是否应该被判无罪,需要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意图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公正的司法决策。同时,不能忽视犯罪预备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威胁,对于严重的犯罪预备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安宁和公共利益。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实现犯罪预备问题的公正和效果之间的平衡,确保法律的公信力和社会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预备是否能被判无罪?

犯罪预备行为具有可罚性,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的主观特征包括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以及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前停止犯罪。在处理犯罪预备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能否被判无罪?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犯罪未遂是指已经开始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的犯罪未遂形态。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可以被判无罪?

预备犯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被视为构成犯罪,不可判定无罪。然而,对于预备犯罪可以根据既遂犯的情况进行减轻或免除处罚。预备犯罪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和条件的行为,常出现在犯罪决定和实施之间的阶段。...查看全文

"能否让犯罪预备被判无罪?"

《刑法》对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处理存在差异。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和条件但未实施的行为,可能判无罪;犯罪未遂是指已着手实施但未成功的行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不能免罪。二者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但都受到外界原因的干扰。预备犯可...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应立案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不一定会立案。立案的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不能立案。所以即使犯罪预备已经触犯了刑法,但是犯罪情节显著不用追究责任...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可以判无罪吗?

律师分析: 犯罪预备不可以判无罪。因为预备犯罪已经构成了犯罪,既然构成了犯罪,就不能判无罪,只是预备犯罪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预备犯罪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可以判无罪吗

法律解析: 犯罪预备不可以判无罪。因为预备犯罪已经构成了犯罪,既然构成了犯罪,就不能判无罪,只是预备犯罪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预备犯罪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可以判无罪吗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有可能判无罪,一般需要根据犯罪分子准备的程度进行判决。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可以判无罪嘛?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不可以判无罪。因为预备犯罪已经构成了犯罪,既然构成了犯罪,就不能判无罪,只是预备犯罪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预备犯罪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被发现还是犯罪预备吗?

律师分析: 犯罪预备被发现仍然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被发现还是犯罪预备吗

法律解析: 犯罪预备被发现仍然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被发现还是犯罪预备嘛?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被发现仍然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会判刑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在不免除处罚的情况下,需要判刑,犯罪预备属于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犯罪吗会被判刑吗

犯罪预备算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够罪

法律解析: 犯罪预备构成犯罪。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认定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够罪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构成犯罪。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认定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够罪?

律师分析: 犯罪预备构成犯罪。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认定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会被起诉?

如果在犯罪预备期间,对他人实施了伤害,这个时候可能会被起诉,因为这个时候同样具有危害性,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通常情况下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中止是否犯罪

法律解析: 犯罪预备的中止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视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四条 在犯...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构成犯罪。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