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审查原则的含义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抗诉范围的限制。

1.共同犯罪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A.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

上诉的被告人死亡,其他被告人未上诉的,第二审法院仍应对全案进行审查:

①经审查:

A.死亡的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宣告无罪;

B.死亡的被告人构成犯罪的,应当终止审理。

②对其他同案被告人仍应作出判决、裁定。

B.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诉的:

(1)第二审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经审查:

A.第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并无不当的:第二审法院只需就附带民事部分作出处理;

B.第一审判决的附带民事部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以刑事附带民事裁定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2)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

A.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B.应当送监执行的第一审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结前,可以暂缓送监执行。

二、对上诉、抗诉案件应当着重审查下列内容:

(1)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2)第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

(3)在侦查、审查起诉、第一审程序中,有无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情形;

(4)上诉、抗诉是否提出新的事实、证据;

(5)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情况;

(6)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及采纳情况;

(7)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裁定是否合法、适当;

(8)第一审法院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意见。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式:①全面审查方式:A.对案卷材料程序性审查;B.对案件实体性审查。②对附带民事上诉案件:A.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B.仅有附带民事诉讼上诉的,刑事部分不能成为二审判决对象。③全面审理原则:A.全面审理范围包括刑事部分、民事部分、上诉、抗诉涉及、未涉及部分、事实部分、法律部分、实体法、程序法适用。B.共同犯罪案件的全案审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全面审查原则

法律分析: 全面审查原则: 1.既要对原审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审查。 2.既要对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 3.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查看全文

什么是全面审查原则

法律分析:全面审查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全面审查原则要求二审法院既要对原审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查看全文

什么是全面审查原则

法律分析: 全面审查原则指在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全面审查原则要求二审法院既要对原审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查看全文

什么是全面审查原则

法律分析: 全面审查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全面审查原则要求二审法院既要对原审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内容有哪些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包括审查和庭审,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进行双重性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也可不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内容有哪些

民事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内容有哪些      民事诉讼二审不存在全面审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民事诉讼的二审审理范围仅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查看全文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1、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诚实信用原则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民社会必然的道德信条,必然关系...查看全文

履行适当原则的含义

民法典中的适当履行原则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来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一项原则。...查看全文

全面履行原则?

律师分析: 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查看全文

数罪并罚原则的定义及含义

数罪并罚的原则是对一人所犯数罪如何实行并罚的原则。我国刑法通过限制加重、吸收和并科原则来确定刑罚。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最高刑期有限制。吸收原则适用于死刑和无期徒刑,只能执行一个最重刑罚。并科原则适用于附加刑,附...查看全文

刑法原则及其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平等适用刑法和罪责刑相适应。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标准为14周岁以下无刑事责任能力,14-16周岁犯重罪负刑事责任,12-14周岁犯重罪情节恶劣可追诉。刑事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职务、先行行为和...查看全文

比例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在全面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因而也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平衡原则”等。 比例原则是在符合宪法的前提下,先考虑手段...查看全文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

法律解析: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必须受到必要的法律控制,要求行政机关始终为了公众的利益和正当的理由而实施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五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查看全文

全面履行原则和诚信原则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全面履行原则和诚信原则的区别全面履行是指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法律的规定全面、正确地履行合同的义务。诚实信用指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二、合同履行中的...查看全文

继承权平等原则含义

法律分析:继承权的平等指的是:男女平等,男女所享有的继承权地位是平等的、非婚生子女和婚生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权是平等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查看全文

公平原则是什么含义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强调在市场经济中,...查看全文

论述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1、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指控一个人的时候,应当先假设他是无罪的,然后根据掌握的材料来一...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含义由两个基本方面组成,其一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其二是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一个方面可称之为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第二个方面,可称之为消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积极的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