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

律师回答
摘要:《个人信息泄漏后的维权途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个人信息泄漏受害者可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信息或采取必要措施。此外,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
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延伸阅读
保护个人信息的有效措施及预防方法
保护个人信息是当今数字时代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预防方法。首先,建议定期更新和强化密码,使用复杂且独特的密码来保护账户和个人信息的安全。其次,要警惕钓鱼邮件、恶意软件和网络诈骗等网络攻击,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附件。此外,保持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及时更新,以修复安全漏洞。另外,使用双重认证机制可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在公共网络或不受信任的网络上进行敏感信息的传输。此外,定期备份个人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和勒索软件的攻击。最后,教育自己和家人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最佳实践,提高安全意识。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免受泄露威胁。
结语:保护个人信息,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法律规定,个人可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相关信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此外,我们还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定期更新密码、警惕网络攻击、及时更新软件、使用双重认证等。只有通过有效措施和预防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免受泄露威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如何办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的处置: 应该及时的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章,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能面临5天以上10天以下的拘捕,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威胁自己的当事人是...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被泄露威胁恐吓?

律师分析: 收到恐吓短信能够报警求助,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做法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捕或者500元以下罚金;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捕,能够并处500元以下罚金: (一)写恐吓信或...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个人信息泄露?

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刑罚和罚款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特别严重者将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同时,从事职责或服务过程中获取的个人信息被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将受到...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应该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的处理: 应该及时的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能面临5天以上10天以下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威胁自己的当事人是...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的处理: 应该及时的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能面临5天以上10天以下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威胁自己的当事人是...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怎样办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的处理: 应该及时的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能面临5天以上10天以下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威胁自己的当事人是...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及时报警可追究刑事责任,威胁他人安全可能拘留并罚款;个人信息泄露诉讼时效为三年;泄露个人信息的网站需承担责任,未履行信息安全管理义务可能被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本文讲述了销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贩卖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单位贩...查看全文

意外泄露个人信息,如何应对?

本文讲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和风险。在发生账号被盗或遭受其他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要立刻更换相关的账号,以防止资产损失。对于重要的个人账号,例如银行卡和社交账号,要及时更改密码,以避免安全风险。如果个人信息泄露,应该立刻报案,并收集证...查看全文

车牌号泄露个人信息,如何应对?

通过车牌号查询车主个人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持有效证件到保险公司申请查询,但需满足一定条件;二是通过登录“网上车管所”进行查询,输入车牌号等相关信息确认车辆归属。车牌号是车辆的编号,可以了解车所属地区和车主信息。...查看全文

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

个人信息保护要点:1.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在上网评论等活动中。2.不要随意丢弃个人信息相关物品,记得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3.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提供复印件时注明限定使用范围,并关注复印过程,销毁多余复印件。...查看全文

应对泄露个人信息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个人信息泄露后应该采取的七项措施,包括更换账号、更改重要的密码、报案、律师起诉、收集证据、提醒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以及无关紧要的信息不予理睬。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保护自己的隐私权,避免经济损失,并备案处理相关情况。...查看全文

医院如何应对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医院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严厉惩罚,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将面临罚金,负责人员将依法受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为该法...查看全文

勒索信息泄露,如何应对?

勒索敲诈是犯罪行为,遭受信息泄露应立即报警。根据法律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者将受到刑罚。当事人应报警提供线索,保护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麻烦。...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应该如何防止?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如何防止个人隐私泄...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应该如何处理?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管理互联网的部门进行举报,提交举报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可以通...查看全文

信息安全法如何应对个人隐私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罚款;有违法所得则没收。构成犯罪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国家机关或单位工作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构成犯罪,将追究刑...查看全文

手机信息被泄露有人威胁怎么办

手机通讯录被盗,还被威胁可以立即报警处理。手机通讯录被盗,造成信息泄露情节严重的,并用隐私威胁当事人,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查看全文

应对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应及时更换账号、保留证据并报案,维护自己权益,避免经济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包括搜索引擎、实名登记部门、打字店、问卷调查、抽奖券、售后服务单...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泄露个人信息?

法律分析: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2:更改重要的密码。3: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4:收集证据。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