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治安处罚会留案底吗

律师回答

一、扰乱公共秩序治安处罚会留案底吗
扰乱公共秩序受到的处罚是属于违法行为,而不是犯罪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法行为是不会留案底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
行政拘留是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行政拘留只是有记录,但不会留下案底,不影响生活及工作。
二、案底包括哪些内容
依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2、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二)建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监狱、看守所应当及时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被释放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通知书》寄送被解除矫正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国家机关基于办案需要,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查询有关犯罪信息,有关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三)规范犯罪人员信息查询机制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询申请。
上述机关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询服务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入伍、就业等资格、条件的规定进行。
辩护律师为依法履行辩护职责,要求查询本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记录的,应当允许,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执法机关依法封存的除外。
(四)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切实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执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以作为工作记录予以保存。
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哪些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
(1)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
(2)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3)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
(4)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
(5)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
(6)扰乱丈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7)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的行为。
(8)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的行为。
(9)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
(10)寻衅滋事的行为。
(11)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的行为。
(12)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13)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扰乱公共秩序治安处罚会留案底吗

扰乱公共秩序治安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的治安处罚

律师分析: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的治安处罚

1、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扰乱单位秩序: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治安处罚标准

一、扰乱治安怎么处罚标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办法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法律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百九十八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否会留案底?

扰乱公共秩序罪有案底吗 扰乱公共秩序罪会留案底。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都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涉及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在公安机关会有案底留存。 扰乱公共秩序罪可以...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会不会留有案底

扰乱公共秩序罪会留下犯罪记录,即案底。在我国法律中,案底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行为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扰乱单位秩序治安处罚

扰乱单位秩序治安处罚: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一般是指多次扰乱单位秩序或者造成较大影响、较严重后果的情形。...查看全文

扰乱秩序治安处罚标准

律师分析: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节较重的,...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治安处罚会影响孩子政审吗?

治安处罚会影响政审。公务员政审需要本人、配偶和直系父母、子女的无违法犯罪证明。如果受到治安处罚了,公安机关查到后,是不会出具无违法犯罪证明,会影响到政审,通不过政审是不予录用的。政审指政治审查。政审工作一般应由基层党组织负责进行。...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罪有案底吗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一种刑事犯罪,有案底。案底是指过去犯罪行为的记录,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如果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罪,行为人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会留下犯罪记录,即案底。...查看全文

扰乱社会秩序治安处罚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查看全文

扰乱生产经营秩序治安处罚?

律师分析: 破坏生产经营案,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查看全文

扰乱社会治安拘留有案底吗

扰乱社会治安被拘留,但是不构成犯罪的,不会有案底,行为人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查看全文

扰乱社会治安拘留有案底吗

法律分析:扰乱社会治安拘留有案底吗一般不会。“治安拘留15天”属于行政处罚,不是刑事处罚,不会留有案底,只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查看全文

扰乱治安秩序的行政拘留

《刑事诉讼法》规定,寻衅滋事最短可能拘留三日,最长可能拘留三十七日。公安机关应在三日内提请检察院决定逮捕与否,检察院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批捕。拘留仅是办案阶段,若决定逮捕则转为羁押。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公安机关可延长提请审查批捕的时间...查看全文

扰乱治安拘留有案底吗

法律分析: 扰乱治安拘留不构成犯罪的,是不会有案底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 《刑法》第一百条前科报告制度 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查看全文

扰乱治安拘留有案底吗

治安拘留是一种对轻微违法行为的惩罚,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会在案底永久存档。然而,这些案底不会在互联网上公开,对公众来说是不可见的。治安拘留的案底对当事人的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小,也不会妨碍他们考取公职或从事法律职业。事实上,公务员法...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怎么处罚?

律师分析: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扰乱公共秩序的处罚:如果构成治安违法行为的,一般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则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查看全文

扰乱公共秩序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行为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不严重的,一般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查看全文